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山医院诊治世界首例胰管双灶梗阻病例,重建年轻患者消化道通路

2024-01-1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外科吴文川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胰管双灶梗阻病例手术,为26岁的王女士(化名)再造了胰肠通道,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图片 1.png 

2021年1月,王女士在当地医院确诊胰腺肿瘤,经手术治疗后出现了长期的胰瘘和切口感染,并在一年后复查时发现胰管梗阻,出现腹部刺痛、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2023年11月,她来到中山医院胰腺外科求助,接诊的吴文川主任医师发现,王女士的胰管由于梗阻,直径已由正常的3 mm扩张到了18 mm。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它产生的胰液中含有几种用于消化食物的重要酶类,会通过胰管分泌到十二指肠内发挥作用。若不及时干预,王女士将会面临胰腺萎缩,出现代谢紊乱、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胰腺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胰腺外科团队会同内镜中心、放射科专家进行胰腺肿瘤多学科团队讨论。对于一个术后长期胰瘘且腹腔感染的病人,最优方案是通过内镜进行微创治疗。但是,内镜中心蔡明琰副主任医师检查后发现王女士的胰腺头颈部及体尾部有两处胰管梗阻,而主胰管直径仅有1 mm,像针尖一样细,目前内镜器械无法实现这么细的“穿越”。治疗方案唯有进行手术,然而王女士之前有过手术经历,局部软组织粘连,正常的解剖结构不复存在。这就像一个魔方被打乱,在治疗前首先需要将其“复位”,才能分清方位,对于手术团队的操作无疑是一次挑战。胰腺外科主任刘亮教授介绍说,术中需在胰腺上“选址”并“新建”两条通道与小肠完美吻合,稍有差错,会成倍增加胰瘘的风险。为此,专家团队为王女士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术中,手术团队将粘连严重,边界不清的内脏器全部安全分离后找到了深藏在腹腔后壁的胰腺。此时发现,在胰腺两端分别有一处明显的胰管扩张,需要在中部仅3 cm的范围内重新搭建两条通道,完成两处胰肠吻合。狭小的手术空间,对医生的临床决断力和操作精细度是巨大考验。吴文川主任医师采用“降落伞式”吻合方法,即将两处胰管和同一根空肠对接靠拢,待接口连续缝合完毕后,逐渐拉紧缝线,完成吻合。在麻醉科葛峰主任医师,手术室护理团队的协助下,吴文川主任医师带领施晨晔主治医师、李剑昂主治医师、李寒露医师历经3小时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第6天复查CT,王女士扩张的胰管已经明显缩小,标志着此次消化道通路已成功重建。



图片 2.png



据悉,在靳大勇、楼文晖、刘亮三任主任的带领下,中山医院胰腺外科已施行各类胰腺微创手术、联合脏器切除的胰腺“巨创”手术,并领衔医院胰腺肿瘤MDT,攻克胰腺疑难复杂病例。


通讯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贾川琳 张欣迪


好文推荐


▶ 令狐恩强教授:2023年度消化内镜领域的应用进展盘点

▶ 张澍田教授:2023年度消化道早癌诊疗新进展

▶ 吴开春教授:2023年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回顾

▶ 吕农华教授:2023年度幽门螺杆菌临床研究进展回顾

▶ 古塞奇尤单抗可诱导缓解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

▶ 活检组织中不可忽视的细节-阿米巴性肠炎

▶ APASL2024:日本京都盛大召开,迎接全球肝病领域同道

▶ 5个诀窍学会腹痛诊断,和误诊说再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