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帮熟人托关系住院,床位留好了,人没来......

2020-12-07作者:壹声热点
其他资讯

点击右上方【热点】,查看更多.gif


人在生活中,只要不是隐居山林或与世隔绝,总免不了要找人帮忙,或帮助别人。


在医院工作,别人托我们关照,或我们打电话求别人关照的事情更是不胜枚举。


道理很简单,人可以不当官,不做生意,甚至可以不出门,不上班,但是无法生病。


在医院当医生的好处是,认识的医生同事多,认识的医生同行多。


如果碰巧医院是名气比较大的大三甲,自己又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找自己帮忙,或找同事看病的人就会很多。


病人多,病床满足不了需求,就会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


为了找大专家看病,为了能及时住上院做上手术,许多人就会动用各种资源跟医生攀上关系。


于是,别人拐弯抹角找自己帮忙,或者自己拐弯抹角找别人帮忙的事情就会很多。


我一般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电话或信息要求帮忙,有的是专门找我看病希望我多关照的,有的是想通过我打招呼希望其他医生多多关照的。


对于这样的请求,我的做法是,只要是不违反原则,只要是不强人所难,一般都是能帮则帮,实在帮不了就如实相告。


毕竟,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历史由来已久。而且,多数的帮忙只是打几通电话而已,并费不了多少事情。


虽然这些电话并不一定真的管用,但是至少对朋友有了交代,而且对方知道你打了招呼之后,心里也会踏实许多。


当然,对于找我做手术的熟人帮忙,我一般也是能照顾就照顾,毕竟熟人嘛,低头不见抬头见,说不定哪天拐个弯就碰到了,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


有一次,一位好久没有见过面的老朋友忽然打电话请我帮忙,说他同学的老丈人查出来直肠癌,需要做手术,想到我这儿来住院。


我说没问题啊,别人我可以不帮忙,老朋友的事情还能不帮忙吗?而且,找我做手术,什么时候安排入院还不是我说了算,不用去麻烦别人,这样的顺水人情送一送也无妨。


我看了一下病床安排,预计下周就有病人出院,就跟我朋友说,让你同学的丈人下周一过来吧,我给他留床


朋友说好,连声表示感谢。


周末的时候,又接到我朋友电话。电话一接通,他就再三向我致歉,说他同学的丈人不来我们医院了,他同学又找了另外的医院,他们准备去那儿住院。


我说没关系啊,病人到自己认可的医院找自己认可的医生做手术是人之常情,毕竟做手术是天大的事情,找家自己信得过的医院和找个自己信赖的医生非常地关键。


而且,这种已经确定好床位,临时又爽约的事情我们当医生的,看得太多,已经见惯不怪。


但是朋友不一样,他感觉被他的同学摆了一道,这边明明已经说好,背地里却又在联系别的医院,让他在我的面前难堪,分明是不讲道义,背信弃义,没把他当朋友看。


朋友一边跟我道歉,一边跟我发誓,以后他的同学别想再找他帮忙,他也就当从来没有这样的同学,以后也不会再跟他来往。


我朋友的经历我是感同身受,因为我以前也被这样的熟人过。


曾经有一回一个朋友跟我联系,说他的亲戚患了肿瘤,要到我们医院做手术,请我帮忙联系医生。


我说可以啊,我跟我们医院的医生都,我帮你联系。


为了尽快帮朋友的亲戚落实床位,我连夜就打了电话,联系好医生和床位。


可是临到约定入院的那一天,医生左等右等都没有看到病人,本着负责的态度就跟我打电话了解情况。


我跟朋友一联系才知道,他们已经找了同科室的另外一位医生,并且已经办理了住院手续。


这件事情搞得我很难堪。


病人要是放弃了治疗不再住院我无话可说,但是我们已经帮病人联系好了医生和床位,他却又在背地里找另外的医生,而且还是相同科室的,这不明摆着是不相信我吗?不仅不相信我,也不相信我联系的那位医生,不止于此,还借我的手打了我联系的那位医生一巴掌,你说让我以后如何面对对方?


所以,这件事之后,我直接把那个朋友拉黑。


这种不信任对方,不为对方着想,不考虑对方处境,还出尔反尔,过河拆桥,釜底抽薪的人就够不上朋友,也不值得交往。


很多人以为,托熟人打招呼吗,无非是打通电话而已,临时改变主意又怎么了,自己没损失什么,对方也没损失什么啊?


其实,这个问题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你为什么要托朋友跟医生打招呼,而不是找谁也不认识的张三、李四去跟医生打招呼?医生又为什么买你朋友的账而不是买张三、李四的账?


是因为你的朋友与医生有交情,有情感基础。


虽然打几通电话并不是上门送礼没花几个钱,但是这个过程消费的是情谊,交换的是情感。


出尔反尔,临时变卦,就是没把对方放在眼里,没把这份情谊放在眼里。既然你不尊重对方,对方也没必要尊重你,而且你在对方背后捅了一刀,也就别怪对方把你屏蔽拉黑。


很多年前,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上海浦东的一家医院工作。


当时,带我的上级老师对我特别好,耐心地教我手术,不厌其烦地跟同事,跟领导举荐我,还带我去不同的饭局结识朋友;并且,还再三替我牵线做媒,给我介绍对象,在短短两三个月期间,我都相了好几回


从老师对我的关心中,我能体会出他的深意,他是有心栽培我,希望我解决了生活问题后,能安顿下来安心工作,以后接他的班。


只可惜,老师有留我之意,我并没有在上海久留之心。半年之后,我辞职考研,考回母校。


后来,一是因为繁忙,一是因为内疚,再也没有回过当年的医院。


我曾经给我的老师写过信,但是却从不敢当面去见他,因为我自觉辜负他的信任,无颜再见他。这件事情,时至今日,仍然是我心底最痛的伤疤。


信任,这个东西,很神奇,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是人与人之间最紧密、最可靠的纽带。


一旦失去信任,人与人之间也就再没有交往的必要。


看病,托熟人招呼,我们不反对,也能理解;但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的事情千万做不得!


因为,伤害朋友,就是在伤害自己;打朋友的脸,就是在断自己的路!


切记,切记!


来源:温柔医刀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