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间歇性断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饮食模式,通常分为两类:一是每天限时进食,即每天18小时禁食(进食时间缩窄至6至8小时之间),二是所谓的“5∶2间歇性断食”,即每周有两天仅吃一顿中等量的餐。
《美国医学杂志》(Am J Med)刊发的一篇综述文章指出,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间歇性断食可以减轻体重,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而改善心血管健康。
对患有糖尿病前期的男性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每日禁食18小时,经过5周后,收缩压平均降低11±4 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10±4 mmHg。
一项研究比较了每月因宗教禁食一天与不禁食者的冠脉狭窄超过70%的发病率,发现禁食者冠心病减少了35%。
在一项对60名超重和肥胖成年人的研究中,每隔一天进行75%热量限制的禁食,12周后LDL-C降低了10%,甘油三酯降低了17%。
间歇性断食为何会改善心血管健康?
其机制主要有三种学说:氧化应激、昼夜节律调节和生酮状态假说。
氧化应激假说认为
禁食可以让线粒体在供能的同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降低了身体的氧化应激。
昼夜节律调节假说
关注于进食时间与器官的昼夜节律同步。有研究发现,昼夜节律失调3天后,就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值夜班者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生率更高。如果晚餐吃的晚,血糖水平明显较白天饮食后高。晚上吃的多,还会降低睡眠质量,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第三种机制是生酮状态
间歇性断食会导致生酮状态,在禁食6~8小时后,可以检测到酮水平的增加,表示从脂肪储存到脂肪利用的转变,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C)。有利于脂肪代谢增加,从而改善体重和血脂。
间歇性断食不同于热量限制,间歇性断食按照规定的禁食时间与昼夜节律同步进行,而热量限制则侧重于限制总热量,这种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生物学结果。
间歇性断食不限制热量摄入,同样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即血压、空腹血糖和血脂)有积极的影响。
但作者也表示,目前还需要长期的、大规模的人群研究对间歇性断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以验证。
来源:阜外说心脏;作者:xujing 文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