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重磅活动,免费报名,点击进入: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指南推荐EVT后24h内将BP维持在180/105 mmHg以下,这是基于专家意见。观察性研究一致表明,在此期间血压升高与脑出血和更差的临床结局有关。然而,2项早期强化降压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得出了与此矛盾的结果。BP-Target试验纳入了318例成功EVT的患者,发现早期强化降压没有效果,而随后ENCHANTED2/MT试验计划纳入816名EVT患者,但是入组347名患者后由于强化降压造成的危害而提前停止。因此,在EVT后成功再灌注的卒中患者中,控制血压的最佳目标仍然不清楚。
2023年9月来自韩国的Hyo Suk Nam等在JAMA上公布了OPTIMAL-BP试验结果,目的在于探讨EVT成功再灌注后的前24小时内强化BP管理是否比传统BP管理能带来更好的临床结局。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1月,在韩国19个卒中中心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盲法终点评估试验(最终随访,2023年3月8日)。纳入了306名接受EVT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mTICI评分2b或更高(部分或完全再灌注)。
纳入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强化BP管理(收缩压目标值<140 mmHg;n=155)或常规管理(收缩血压目标值140~180 mmHg;n=150),持续24小时。主要结局指标是3个月时功能独立(mRS评分为0~2)。主要安全性结局指标是36小时内症状性脑出血,3个月内与本次卒中相关的死亡。
图3. 强化管理组的基线收缩压为155.2 mmHg(SD,13.4 mmHg),常规管理组为154.8 mmHg(SD,14.4 mmHg)。与传统管理相比,强化管理显著降低了24小时内的平均收缩压(SBP;图A)(129.2 mmHg[SD,7.7 mmHg] vs 138.0 mmHg[SSD,13.6 mmHg];P<0.001)和24小时内平均舒张压(DBP;图B)(72.0 mmHg[SD,8.1mmHg] vs 77.0 mmHg[SD,9.9 mmHg])。24小时内SBP的组间平均差异为-9.6 mmHg(95%置信区间,−12.2至−6.9 mmHg;P<0.001),而24小时内DBP的组间平均差异为−5. mmHg(95%可信区间,−7.6至−3.3 mmHg;P<0.001)
根据数据和安全监测委员会的建议,该试验提前终止,该委员会注意到了安全问题。在306名随机患者中,305名患者被确认符合条件,302名患者(99.0%)完成了试验(平均年龄73.0岁;122名女性[40.4%])。
强化管理组达到功能独立的比例(39.4%)低于常规管理组(54.4%),差异具有显著性(-15.1% [95%CI,-26.2% to -3.9%]),调整后的比值比(0.56 [95%CI 0.33-0.96];P=0.03)。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在强化组为9.0%,在常规组为8.1%(风险差异1.0% [95%CI -5.3% to 7.3%];调整后比值比1.10 [95%CI 0.48-2.53];P=0.82)。强化组和常规组3个月内本次卒中相关死亡率分别为7.7%的和5.4%(风险差异,2.3% [95%CI,-3.3% to 7.9%];调整后的比值比,1.73 [95%CI;0.61-4.92];P=0.31)。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EVT成功再灌注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与传统的BP管理相比,24小时的强化BP管理的3个月时功能独立性可能性较低。这些结果表明,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EVT成功后,应避免强化BP管理。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2023重磅·所有内容12月底下线】北京协和医院朱以诚教授团队撰写临床实用干货,神经科医生必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畅销20多年的医学影像品牌图书,汇集七大类480多种经典病例影像资料,轻松读片、准确诊断!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从基础解剖到影像解剖和诊断,配图精美,解说翔实,囊括大量累及儿童大脑、颅颈和脊髓的疾病!
神经外科领域国际经典著作,畅销北美20余年,由赵继宗院士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团队翻译,来自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积累总结!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症状加重的识别和处理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评估和治疗原则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