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李进教授:创新药物及创新方案探索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未来

2019-10-08作者:商务发展中心二中心-刘娟会议
结直肠癌

   2006年,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多吉美®)来到中国,先后开启了肾癌、肝癌和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时代,十多年间帮助超过十万中国肿瘤患者从治疗中获益。之后,瑞戈非尼(拜万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和肝癌二线适应证的获批,将拜耳肿瘤推向了更广阔的治疗领域。已经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新型骨靶向放射治疗药物二氯化镭223(Xofigo®)也即将引入中国,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带来创新的治疗方案。

   经过十余年的耕耘,我国肾癌、肝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等领域临床及指南有哪些变化?靶向治疗的应用获得了哪些进展?未来的诊疗趋势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在8月初召开的BEST2019第6届拜耳肿瘤高峰论坛上,本报邀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李进.png


REGONIVO研究证实瑞戈非尼助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MSS冷肿瘤

   今年在ASCO上公布的REGONIVO研究在MSS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中探索免疫检查抑制剂+瑞戈非尼的疗效,观察这种联合方式是否可以将MSS这一“冷肿瘤”变成“热肿瘤”,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这类患者中也能有用武之地。瑞戈非尼是全球晚期大肠癌的三线标准治疗,在我国已被纳入医保,应用的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指出的是,瑞戈非尼是多靶点抑制剂,不仅可抑制VEGFR、PDGFR,同时对BRAF等靶点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基于前期研究,有专家即在没有标准治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探索了瑞戈非尼联合PD-1抑制剂的疗效,结果表明,两者联合较既往研究中两药单用的疗效都有明显的提高。

   REGONIVO研究也同样显示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瑞戈非尼在消化道肿瘤仍有用武之地。有研究提示,VEGFR在一些抑制性免疫细胞表面也能够表达,也是瑞戈非尼的目标靶点之一。瑞戈非尼可通过对免疫细胞表面VEGFR及其信号通路的抑制,来激活机体的免疫调控系统,这可能是瑞戈非尼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作用机制之一。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可能还存在有其他作用机制,即CSF-1受体,其在巨噬细胞表面高表达。瑞戈非尼通过调节CSF-1受体的表达,增强巨噬细胞功能;而PD-1单抗同样也可通过增强包括CD8阳性的T细胞的,即细胞毒杀伤T细胞的功能等,激活巨噬细胞。因此, 两者合用时,可使整个免疫调控系统形成良好循环,发挥更好的抗肿瘤作用。


综合治疗是趋势,肿瘤成为慢性疾病未来可期

   目前,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有三大手段,即手术、放疗、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又包括了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不可否认,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各学科的亚专业越分越细,医生的个人能力,包括其知识水平、掌握的技术还不足以覆盖肿瘤患者所有的病程。因此,我认为肿瘤治疗需要多学科共同合作的综合治疗,才能使患者的获益最大化,让患者能够活得更长的同时,使他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得到极大的保证。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除了术后的辅助治疗外,现在又提出了新辅助治疗,即对于过去认为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放疗,使肿瘤缩小,创造条件给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可以达到缩小肿瘤,使手术更加安全和完全切除的可能性增加。相信未来随着药物的研发,新的药物疗效越来越好,毒性越来越小。同时内外科及放疗科医生共同协作,能够让肿瘤变成一种慢性疾病,我觉得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