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3 ESOC 华山特约】TREAT-SVDs研究:脑小血管病的降压药选择,谁更优?

2023-05-26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原创

235-1--照片.jpg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血管组 应云清



脑小血管病(SVD)是卒中和痴呆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尚缺少SVD的有效特异性治疗方式,高血压仍然是最主要的可干预因素。不同种类降压药对SVD及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来自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表明,不同降压药对卒中风险有不同影响1,这可能和血压变异性(BPv)和血管反应性(CVR)的不同变化相关。


BPv是卒中和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2,3,还与SVD关键影像标志物——白质高信号(WMH)的存在或进展相关4。一项meta分析显示,钙通道阻滞剂(CCBs)能降低BPv,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依次升高BPv5。动物研究还提示CCBs慢性高血压小鼠的功能性充血发挥有益作用6。因此,CCBs降压药可能通过改善SVD微血管功能,来发挥降压以外的益处。目前尚无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不同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在腔隙性卒中或其他SVD类型患者的作用。TREAT-SVDs旨在比较CCBs和其他降压药种类对SVDs微血管功能的影响。


TREAT-SVDs研究是一项研究者发起的、前瞻性、开放标签、终点盲法的随机交叉试验,在欧洲的五家中心开展。


入组标准:

• 年龄>18岁;

• 症状性SVD;

• 降压治疗指证;

• 散发性SVD或CADASIL;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不满足纳入标准;

•当事人或法定监护人/代理人不能或不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怀孕、哺乳或育龄期女性未使用避孕措施;

•MRI禁忌;

•其他神经或精神系统疾病影响大脑;

•非SVD导致的腔隙综合征;

•存在其他卒中危险因素需要马上干预,影响患者参加本试验

•需要使用2种以上最大剂量降压药控制血压

•降压药禁忌证

•急救药物禁忌证;

•预期寿命<2年。


降压治疗是标准剂量的开放标签口服药物:氨氯地平(标准剂量:5 mg)、氯沙坦(标准剂量:50 mg)和阿替洛尔(标准剂量:50 mg)。通过计算机区组随机化,入组受试者按1:1:1分至三个治疗组之一,三种药物使用顺序如下图所示7。试验开始时,在两周的洗脱期内受试者停止服用常规的抗高血压药物,但噻嗪类或类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或苯德鲁氟甲肼作为抢救药物除外。血压测量通过每日遥测监测仪器完成。



主要终点:

正常外观白质(NAWM)的CVR。在2周洗脱结束时和每4周药物治疗结束时,通过高碳酸血症刺激下进行BOLD MRI扫描来评估。白质高信号(WMH)和皮层下灰质(SGM)的CVR也将进行额外分析。 


次要终点:

(1)每日遥测监测记录的平均收缩压;

(2)在洗脱期的最后一周和每个治疗阶段的最后一周内,每日遥测监测记录的BPv作为变异系数(100 ×标准差/平均收缩压)。


受试者被要求每天至少测量两次血压,起床后的早晨测量和睡觉前的晚上测量为强制性的,中午前后的血压测量是可选的。受试者需在5分钟内重复血压测量,以便在每个时间点连续两次读数。对于数据分析,只有来自成对读数的第二个血压测量值会被使用,除非只有一个血压记录。血压装置可进一步脉冲波分析。


研究结果:

TREAT-SVDs研究共纳入75例散发型SVD(平均年龄64.9岁,27%女性)和26例CADASIL受试者(平均年龄53.1岁,62%女性)。在主要结局中,散发性SVD患者CVR变化在三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但CADASIL组中,相较于阿替洛尔,氨氯地平(P=0.019)和氯沙坦组(P=0.0061)显著改善了CVR。在遵从研究方案分析和排除缺失数据受试者的分析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考虑到CADASIL组受试者平均年龄更小,研究者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将散发性SVD分为2个年龄组:<60岁和≥60岁。在<60岁组中发现了与CADASIL组相似的治疗效果。



次要结局中,三组收缩压绝对下降幅度相似,对于BPv,散发性SVD组氨氯地平<氯沙坦<阿替洛尔。CADASIL组未发现BPv显著差异,可能是受到较小样本量的影响。



TREAT-SVDs试验首次在散发性和遗传性SVD患者中发现降压药种类对小血管功能的不同影响。更重要的一点是TREAT-SVDs作为多中心研究,使用了较复杂的干预方案、并以影像指标作为结局,该研究的完成为SVD未来的大型国际多中心研究探索了可行性,奠定了试验基础。降压药种类是否能改变SVD患者临床结局?降压药对CVR改善效果是否仅在年轻患者中存在?后续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更多更大型的试验来回答。

微信截图_20230526161133.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