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 唐俊 郑建雷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遗传性遗传病,导致出生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终生增加LDL-C暴露与过早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相关,尽管使用他汀类药物和其他降脂疗法,FH患者仍然具有较高的ASCVD患病率。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PCSK9)抑制剂通过抑制PCSK9,减少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解代谢,促进LDL-C的清除,能够使这些患者的脂质水平显著降低,但对冠状动脉斑块负荷的影响尚未得到探讨。
近期,Circulation上发布了ARCHITECT研究结果,该研究是一项Ⅳ期、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无临床ASCVD的FH患者使用PCSK9抑制剂alirocumab治疗78周后冠状动脉斑块负荷的变化及其特征。每例患者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14天接受150 mg alirocumab皮下给药。参与者在基线和78周时分别进行1次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主要结局是冠状动脉斑块负荷的变化及其特征(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分析,通过对整个冠状动脉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量化和表征)。
共有104例患者参与了研究,中位年龄53.3(46.2 ~ 59.4)岁。其中54例为女性(51.9%)。基线情况见表1
入组时的中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38.9 (117.5 ~ 175.3) mg/dl,随访时为45.0 (36.0 ~ 65.0)mg/dl(P<0.001)。见表2
冠状动脉斑块负荷从入组时的34.6%(32.5% ~ 36.8%)变化至随访时的30.4% (27.4% ~ 33.4%)(P<0.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钙化比例增加(+0.3%; P<0.001),2.主要为纤维性(+6.2%; P<0.001)斑块,伴有纤维-脂肪(-3.9%; P<0.001)和坏死斑块0.6%; P<0.001) 百分比的降低。见表3和图1
结论
在无临床ASCVD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PCSK9抑制剂alirocumab加上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78周后可显著减轻冠状动脉斑块负荷,稳定斑块。
来源:心在浙里
与2016版指南相比,在血脂异常指标方面,2023版指南有什么亮点内容值得特别关注?
ApoA1、ApoB、Lp(a)指标异常的临床意义有哪些?哪类患者建议筛查?
在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所谓“正常”的LDL-C水平对ASCVD超(极)高危患者而言则属明显升高在新指南中如何体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