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目前还没有预防心脏传导阻滞的有效方法。近日,SPRINT研究的分析显示,强化降压或能预防左室传导阻滞,包括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左束支阻滞、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迟。
研究中,3918例患者接受标准血压控制(目标收缩压低于140 mmHg),3956例患者接受强化血压控制(目标收缩压低于120 mmHg)。
中位随访3.5年,203例患左室传导疾病。强化血压控制组患者左室传导疾病明显较少。
年龄较大(HR=1.42)、男性(HR=2.31)和心血管疾病(HR=1.46)与左室传导疾病的高风险相关。
强化降压可使左室传导疾病的风险降低26%。相比之下,对右束支传导阻滞没有影响。
研究者指出,在生物学上高血压导致心脏传导疾病的观点是合理的。高血压时,左心室压力超负荷可能导致心肌间质纤维化,随后缝隙连接下调,正常电耦合受损,进而心脏电传导功能障碍。
较高的全身血压也与神经激素、细胞因子、炎症和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这些信号通路可能同样导致间质纤维化。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与2016版指南相比,在血脂异常指标方面,2023版指南有什么亮点内容值得特别关注?
ApoA1、ApoB、Lp(a)指标异常的临床意义有哪些?哪类患者建议筛查?
在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所谓“正常”的LDL-C水平对ASCVD超(极)高危患者而言则属明显升高在新指南中如何体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