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干货!一文梳理: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2020-12-0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介入术作为冠心病的重要诊断及治疗手段,数量也快速增加,其中使用含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



案例导入:


患者王阿姨,女,57岁,以发作性胸痛半月之主诉入院。于2020年5月19日在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ml肌肉注射,半小时后症状缓解,给予继续动态观察;5月23日在导管室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于24日09:45从监护室返回病房,夜间19:12患者诉恶心,立即报告值班医生,遵医嘱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ml肌肉注射,半小时后症状缓解。

王阿姨,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观察发现王阿姨的症状属于碘造影剂过敏反应。

造影剂导致的过敏反应可发生于使用药物后的1 h 内( 速发型) 或1 h 以上到数日内( 迟发型) 并在1 周内恢复[2]

一、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3]

分型

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

毒性反应

轻度

轻度的荨麻疹

恶心、呕吐轻度的血压升高

轻度的瘙痒、红斑

皮肤潮红、发热、寒战

鼻充血、流鼻涕

焦虑、自限性的血管迷走反应

中度

弥散性荨麻疹、瘙痒、红斑

高血压重症

易控制的血管迷走反应

面部/喉部水肿

轻度的支气管痉挛严重的恶心、呕吐

重度

过敏性休克

心律失常、抽搐

心脏骤停

高血压急症

呼吸骤停

不易控制的血管迷走反应

二、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护理

1

轻度反应的护理

表现:全身热感、面色潮红、轻度恶心、呕吐、头痛 。

处理:

①恶心、呕吐时让其头偏一侧,多饮水、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和精神状态;

②指导患者安静休息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鼓励其深呼吸;

③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这是造影剂的特异质反应及药物进入全身血循环产生的热能量所造成,不必过分紧张,药物停止注射后热感就会消失,使其情绪保持稳定。

④对症处理:肌内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10mg缓解症状。


2

中度反应的护理

表现:眼睑水肿,全身风疹块,呼吸急促,还出现血压下降至60/40 mmHg。

处理:

①遵医嘱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必要时遵医嘱予以肾上腺素0.35 mg皮下注射,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提升护理级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情进展情况;

③关注有无其他新出现的伴随症状,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如有发生则应更加密切关注已有静脉通路是否通畅,高度警惕向重度反应的进展。

3

重度反应的护理

据报道重度反应在非离子造影剂中的发生率仅为0.004%,虽然微乎其微,但还是应当谨慎对待。

表现:面色苍白、喉头水肿、肺水肿、休克、支气管痉挛。

处理:出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有人员参加抢救,

①对血压下降、心跳微弱者应使用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胺、多巴胺等,必要时另开一条静脉通路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50 ml;

②对严重喉头水肿者,应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急救措施


随着冠心病患者的快速增加,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也相应增多,虽然随着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广泛使用,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但由于患者多合并心脏疾病,对严重过敏反应耐受度差,故仍不能掉以轻心,护理人员应树立正确意识,了解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各种临床表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并记录患者主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参考文献:

[1]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 .

[2]万宝艳,陈霞,罗子妹,等.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造影剂迟发型过敏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医药[J].2019,14(7).

[3]陈宏,王秋林,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综述[J/OL].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05).


来源:中护卫研院

作者: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石倩 姚冲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