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忙碌的工作日,一位“老顾客”的几位熟人来做检查,其中有位患者拿着两年前在外院做的胃肠镜报告,提示结肠息肉,术后想要复查;另一张是胃镜报告,映入眼帘的是浑浊不堪的内镜图片,一看就是典型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内镜诊断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也没有进行活检,我问患者有没有根除HP,患者自觉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一直也没有进行任何药物治疗,也没有人提示去做根除。当看着这种萎缩合并HP感染的病例,我从来都会不遗余力地推荐胃肠一体检查,即要求单做肠镜或者胃镜时,推荐同时加做胃镜或者肠镜(建议胃肠镜一次进行检查的,一次麻醉,两个检查,睡一觉结束,减少患者来院次数同时节省费用,方便患者),因为是老朋友推荐,所以依从性还是很好的。
隔天后,患者先进行胃镜的检查,一过贲门,就可以看到浑浊的胃液,胃腔环境典型的HP感染,黏膜皱襞水肿,进入胃窦又可以看到大片的萎缩,沿着小弯侧向着贲门进展,萎缩边界达到木村竹本分型(C-3),这种胃一定是高危的胃,可是由于胃内浑浊不堪的背景,观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经过对病灶高发区部位的冲洗,在胃体小弯侧萎缩范围内发现了一处黏膜色泽改变,正好使用奥林巴斯290HQ(有放大功能,在病变筛查时非常好用),放大可见观察到明显的边界,表面腺管、血管异常,能发现一个病灶,起码可以让病人和我们都可以有足够的重视,靶向活检一块(其实内镜诊断足够自信,但常规还是留个病理,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建议先根除幽门螺杆菌,足疗程治疗后住院再进一步行放大内镜精查,同时进行内镜下的治疗。
其中需要注意的有几个问题。
1. 糜烂:顾名思义,即黏膜的表面浅破损,如果更多怀疑有问题的话我们会使用更加专业的术语,如IIa、IIb、IIc型病灶等,如果内镜诊断把握很大的话可以直接描述早癌可能。
2. 萎缩:逃不开的话题,萎缩边界突破C-3后,癌症的发生率是明显增加的。
3. 为何不先进行内镜下切除,而要先根除幽门螺杆菌呢?
幽门螺杆菌在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Ⅰ类致癌物,与消化道溃疡、胃淋巴瘤乃至胃癌的关系密切。可导致胃内黏膜水肿充血,黏液增多,会很大程度影响内镜下对早期病变的判断。本内镜中心有专门的难治性幽门螺杆菌的针对性治疗,包括幽门螺杆菌培养,药敏等检查,可以对菌株进行敏感药物治疗。
4. 病理结果提示低/高级别内瘤变,未提示癌,也需要切除?
病理和内镜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少量的活检组织只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是胃癌发生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一定要结合内镜和病理来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5. 消化道的癌如何预防?
早期筛查是必须的,将肿瘤防控战线前移至早诊早治阶段。
6. 早癌的发现包括3个元素:充分的胃肠准备;高精尖的武器——内镜;能力强且负责任的内镜医生及病理医生。
作者:上海市东方医院 张海斌
文章首发自东方内镜(上海市东方医院官方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