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如何监测和管理乙肝特殊人群患者?

2019-08-1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乙型肝炎

从2002 年乙肝疫苗被纳入我国计划免疫后,我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已降至6.1%,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威胁”差距还很大。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的肝炎防治意识和防治水平还较低,对于乙肝母婴阻断的理解也有偏差。全国每年报告的肝炎病例中,超过半数来自县级以下医院,因此,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水平至关重要。

为此,在第9个世界肝炎日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权威医声”第11期特邀专家聚焦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常见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共同助力基层医生乙肝规范诊疗。

f7bb86e7-979c-4fcf-b8f8-074a4d120290.jpg

乙型肝炎特殊人群包括合并肿瘤的患者、应答不佳的患者、儿童和孕妇等,我们尤其要关注乙肝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以及合并结核感染的患者。如何监测和管理这些乙肝特殊人群患者?让我们听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王宇副教授的讲解。


权威医声第11期节选片段

乙肝合并HIV感染

这类共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升高,肿瘤发生率亦显著增加,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该更加积极。目前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往往含有针对乙肝病毒(HBV)的治疗。但是有时HIV感染患者会改变治疗方案或停药,此时临床医生一定要注意,如果患者乙肝抗病毒治疗尚未达到停药标准,那么停止抗HIV感染治疗后,仍要继续乙肝抗病毒治疗。

乙肝合并结核感染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乙肝患者合并结核感染也越来越常见。但这类患者的治疗存在一个问题,即抗结核治疗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肝功能损伤。有研究发现,合并HBV感染的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肝衰竭的比例明显增加。也有研究显示,如果在抗结核治疗同时或之前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患者肝衰竭发生比例,也可降低患者住院率和转氨酶升高水平。考虑原因,可能是HBV感染会影响结核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而结核菌本身又可以促进HBV病毒复制。

因此,关于乙肝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的治疗,目前建议抗病毒治疗与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或抗病毒治疗在抗结核之前进行,以减少抗结核药物的不利影响。

随访监测

乙肝特殊人群患者的随访监测,与一般乙肝患者的随访区别不大,都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病毒学应答情况和疾病进展。特别强调,应注意严密监测患者肿瘤发生情况。因为无论是否发生肝硬化,乙肝患者都有可能发生肿瘤。抗病毒治疗只降低肿瘤发生率,但不能实现杜绝。

一般的情况下,建议患者3~6个月进行一次B 超检查。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或发生肝硬化的患者,还应该进行CT增强扫描或者核磁共振(MRI)增强扫描。


中国医学论坛报·权威医声”直播间,是一档全新的视频节目,该栏目聚焦医疗圈热点事件、最新研究进展、临床争议话题,邀请医疗界权威专家,从多角度进行报道,为临床诊疗和临床研究提供有力参考。


权威医声系列视频二维码.png▲扫描二维码,回看精彩视频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