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专题笔谈|2020年欧洲呼吸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撤除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指南要点解读

2021-03-10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最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全球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的药物分开阐述。除少数亚组患者外,指南建议将长效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剂)而非包含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glucocorticosteroid, ICS)的药物作为初始治疗。既往有文献报道即使没有合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仍有高达70%频繁加重病的慢阻肺患者也在使用ICS作为初始治疗,而在使用ICS的慢阻肺人群中有55.7%的患者过去1年没有发生急性加重, 45%过去两年没有发生急性加重,说明真实世界当中可能存在ICS的过度使用。双支扩剂联合药物的出现及对ICS潜在副作用的警惕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ICS的使用。

慢阻肺患者是否应该撤除ICS一直是业内饶有兴趣和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GOLD中仅有极少的篇幅涉及ICS撤除,基于撤除ICS对肺功能、症状和急性加重的影响,不同研究得出了模棱两可的结果,GOLD并未给出明确的推荐意见。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学术团体对此问题采取了更积极的态度,率先制定出慢阻肺相关用药指南,其中最新的、意见较为明晰的是欧洲呼吸学会(ERS)2020年5月发布的慢阻肺撤除ICS的指南(简称ERS指南),其主要内容包括慢阻肺撤除ICS的推荐意见、相关证据总结、重要结果及亚组分析、未来研究展望四部分。指南首次回答了“慢阻肺患者是否需要撤除ICS”这一热点问题并给出了具体推荐意见。


笔者认为ERS指南虽然具有其区域性,但与GOLD2020提出的启动ICS治疗时需要考量的因素相呼应,将血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 EOS)计数和急性加重频次作为撤除ICS的考虑因素,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同时,将慢阻肺撤除ICS纳入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解答了临床医生的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的更迭。本文对指南的推荐意见和相关文献进行介绍和解读。


关于慢阻肺撤除ICS的推荐意见

ERS指南强调应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个体化的ICS使用评估。对于缺乏ICS明确应用指征的患者考虑撤除ICS。评估内容包括患者急性加重和住院的频次、血EOS计数。推荐意见(图1):(1)对于无频繁急性加重史的慢阻肺患者考虑停用ICS(有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2)对于血EOS计数≥300个/μl的患者,无论有无频繁急性加重史,不建议停用ICS(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3)撤除ICS后续以一种或两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对于存在频繁加重但血EOS<300个/μl的慢阻肺患者,由于缺乏足够证据,对此类患者的ICS撤除并未给出任何建议。无频繁加重的定义是指过去一年最多只有一次中度急性加重。

A.png




证据总结

ERS指南检索文献总数为1385篇。最终COSMIC、WISDOM、INSTEAD和SUNSET等4项研究共计4 492例患者被纳入荟萃分析,详见表1。


B.png



重要研究结果

1.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撤除ICS并未增加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频率:撤除和维持ICS治疗后随访6个月或12个月,对中重度急性加重影响(每例患者每年)的比值比(RR)为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荟萃分析显示撤除ICS并未明显降低肺炎发生的风险:在一项纳入逾10万例慢阻肺患者的观察性队列研究中发现,停用ICS后肺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3.尚未有充分的数据证实撤除ICS对FEV1的影响:FEV1被归类为专家组决策的重要但非关键因素。这可能和不同研究纳入慢阻肺患者的严重程度、研究的持续时间存在差异有关。


4.撤除ICS未增加慢阻肺患者因病死率:3项研究报道的因病死率均较低,并且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撤除ICS并未增加慢阻肺患者因病死率。值得关注的是GOLD2020新增ICS/LAMA/LABA三联药物降低全因病死率的证数据。相比支扩治疗,使用ICS/LABA/LAMA三联疗法可在12个月内带来潜在的病死率获益。


5.其他:包括生活质量评分(SGRQ)、呼吸困难、全因病死率、急救药物的使用、 副作用等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急性加重的类型、医疗资源花费、全部住院原因或运动耐量等方面没有数据展示。


6.亚组分析提示EOS对于是否适合撤除ICS指向性较好:4项研究中只有WISDOM和SUNSET提供了有关EOS计数的数据。最值得关注的是基线EOS对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率的影响。对于EOS计数<300个/μl的患者,撤除ICS对加重率无影响,但在EOS≥300个/μl时,撤除ICS的患者急性加重明显增加。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比较基线EOS<2%和≥2%的患者。而基线血EOS<150个/μl或在150~299个/μl时,撤除ICS对两组中度或重度的急性加重率无显著影响。


关于指南所得出撤除ICS对各项研究终点的作用,笔者认为需要辩证看待。COSMIC研究要求在过去一年至少有两次的急性加重,其他研究并非仅限于频繁急性加重患者,如INSTEAD研究,患者既往一年均无中重度急性加重。因此,关于ICS撤除的研究中多数患者可能并非是从ICS治疗中得到充分获益的人群。此外,尽管荟萃分析显示撤除ICS后急性加重风险、生活质量等无明显差异,但在COSMIC及WISDOM研究中均观察到FEV1在撤除ICS之后下降,结果有统计学差异。而在SUNSET研究中,撤除ICS后FEV1谷值基线改变的程度超出了预先设定的-50 ml的非效界值,没有达到主要终点。除SUNSET研究外,大多数患者在撤除ICS前,使用ICS治疗不超过6个月,与真实世界患者ICS使用时长有较大差距。如WISDOM研究中,有30%患者在为期6周的导入期之前并未使用含ICS治疗。而对于药后的随访时长,其中两个研究仅为26周。由于慢阻肺是受环境、季节影响较大的疾病,在ICS撤药前,患者是否已得到ICS药物的充分治疗,并且撤药后是否得到了足够的时长以进行评估(尤其是急性加重事件),这些都是有待商榷的问题。


结论和展望

综上所述,当EOS不超过300个/μl且无频繁发作史的患者ICS撤除后,没有观察到对急性加重的频率有显著影响,并且撤除或不撤除ICS的患者,在6~12个月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差异很小,且在临床上不太可能相关,指南推荐有条件推荐撤除ICS。

相反,在EOS计数升高(≥300个/μl)的患者中,撤除ICS导致急性加重发作频率明显增加。因此,尽管仅基于两项研究,但ERS指南仍强烈建议在有EOS炎症的患者中维持ICS治疗。该建议得到大量证据的支持,这些证据表明EOS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EOS性气道炎症的程度并可以预测患者对ICS的反应。EOS计数<150个/μl、无急性加重病史且无获益于ICS客观证据的患者可以作为ICS撤除的潜在对象。

遗憾的是,缺乏足够的数据对其他预先指定的感兴趣的亚组进行有意义的分析,特别是既往急性加重的病史和基线FEV1的情况。虽然纳入研究仅使用了基线EOS计数,但一项事后分析表明,依据EOS可以识别出撤除ICS后病情加重的慢阻肺群体,足以指导ICS的撤除。


但是,关于慢阻肺ICS撤除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明确,包括但不限于:(1)通过前瞻性研究明确血EOS计数指导ICS撤除的具体方法;(2)前瞻性研究探索每年两次或两次以上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撤除ICS的可行性;(3)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内型”研究:ICS主要减少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急性加重,但可能会增加需要抗生素治疗的急性加重,其他指标如FEV1能否更好地预测撤除ICS后的反应;(4)急性加重时是否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否存在EOS性急性加重、肺部微生态可否预测机体对撤除ICS的反应。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作者深圳市人民医院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王小虎  詹丹  陈荣昌  王凌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