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仅排在第六、七位,我国发病率仅为6.5/10万。但胰腺癌死亡率却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仅为5%。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
近年来,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已成为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各大医院近年来收住院的胰腺癌患者比20世纪50年代增加了5~6倍。
较10年前相比,年轻胰腺癌患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胰腺癌因其发病隐匿、发现晚、手术切除率低、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常规放化疗效果不明显等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
遗传因素:
据统计,一个家族中如果有1人罹患胰腺癌,那么该家族中的其他人患胰腺癌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4倍;如果家族中有2个人罹患胰腺癌,则家族中的其他人患胰腺癌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12倍;若家族中有3个人罹患胰腺癌,则家族中其他人患胰腺癌的概率将比一般人群高出40 倍。
不良的饮食习惯:
据调查,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以及熏烤、煎炸、腌制类食品的人,不但容易患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也极易罹患胰腺癌。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
有研究者认为,在与β-萘胺和苯有关的工厂中工作的男性有患胰腺癌的高危险性。
吸烟:
有资料显示,吸烟者患胰腺癌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2~2.5倍。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胰腺的分泌,促使致癌物质进入胆管,然后再反流进入胰管,进而导致胰管上皮发生癌变。此外,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具有活跃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也可导致胰腺癌变。
内分泌紊乱:
内分泌紊乱是一种常见现象,可以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也是常见的胰腺癌的病因。男性发病率比绝经期前的女性高,女性在绝经期后则发病率增高,与男性相似。有自然流产史的妇女发病率也增高。
易患胰腺癌的六大人群
胰腺兼有内外分泌功能,体积很小,其解剖位置深,又与胃及十二指肠、胆总管等脏器邻近,故胰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早期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反复上腹不适、胀满、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加之早期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常规X线检查很难发现,因此,胰腺癌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病”。随着肿瘤的不断发展,若侵犯腹腔神经丛,可引起剧烈腹痛,疼痛于仰卧或睡眠时加重,并向后背放射;癌肿如压迫到胆总管,可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并伴有皮肤瘙痒;癌肿如侵入胃肠道,将导致呕血和解黑色便。
因此,当发现以下三个危险信号时需特别警惕!
1.上腹不适和疼痛
60%的胰腺癌患者初期有些症状,临床诊断表现为上腹疼痛和说不清的不适感、闷堵感,时轻时重,时有时无,通常夜间更明显,疼痛可牵涉到上胸部、背部,坐位身体向前弯曲或双膝向前弯曲时,疼痛可减轻。
2.食欲不佳、消瘦
有研究表明,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大便习惯变化、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有10%的患者以食欲不佳为首发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以消瘦为首发症状。而实际上,这已非早期的征象。
3.黄疸
为后期临床表现,但也有14%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大多数黄疸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目前,胰腺癌是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的肿瘤,单一学科治疗无法满足胰腺癌患者治疗的需求,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可通过多学科的会诊解决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难题,制订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胰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主要的术式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及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主要根据患者肿瘤的侵犯程度来选择具体的术式。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还可以应用化疗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目前主要的药物有5-氟尿嘧啶和吉西他滨;此外还有像γ刀、放射治疗等措施;介入手术经股动脉插入导管至胰腺肿瘤的供血动脉后,注射栓塞药物使肿瘤缺血坏死以控制肿瘤;另外,中医药治疗也有一定作用。
部分内容来源于《癌症防线》(人民卫生出版社)
文章首发自人卫健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