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女性肺癌发病率上升快,哪些结节不用急着手术?

2024-02-27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列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每年新发肺癌70余万。肺癌发病率有哪些新趋势?哪些结节不需要马上开刀?如何预防肺癌发生→


Q1:肺癌发病率多年来一直占据中国恶性肿瘤首位,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肺癌的高发?

陈海泉 教授:

根据近年来疾控部门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的确在国内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究其原因,以往我们常常认为与抽烟、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虽然如今不吸烟的人群越来越多了,但肺癌发病率年轻化趋势也逐渐显现,出现了这样一个新的特点。


还有一个新的特点就是,10年前在临床中发现的肺癌患者中晚期多,但现在发现的肺癌早期患者越来越多了,这主要还是得益于2011年前后肺癌筛查的普及,检出率越来越高了。以往,我们用胸片来筛查,由于分辨率低,很多早期肺癌患者并没有被及时发现,而低剂量螺旋CT因辐射小、清晰度高,在中国越来越多地被普及,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肺癌早期发现率。


外科手术是早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肺癌I期患者稳定在肺癌人群的80%左右,Ⅱ期和Ⅲ期患者相对数少了,由于发现得早,因此肺癌开刀患者的数目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Q2:国外的肺癌发病率趋势如何?

陈海泉 教授:

美国、欧洲其实跟我们中国的趋势一样,女性、年轻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但在欧美国家做一个CT检查并不那么容易,需要等候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早期检出率也没那么高。同时在美国等国家,过去对磨玻璃结节这一诊断结果并不重视,直到近几年才开始重视起来。


目前,美国胸外科学会正在考虑制定一份GGO肺癌诊疗的共识,来推动肺癌早发现、早治疗。


Q3:我国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大概在多少?近年来有无提高?您认为在哪些方面完善,才能降低我国居高不下的肺癌发病率、死亡率?

陈海泉 教授:

10年前,肺癌5年生存率大概在15%,如今这一生存率已经有所提高。拿上海来说,根据肺癌不同期,其生存率提高得更为明显。


通过低剂量螺旋CT这一筛查手段的普及,早期肺癌检出率大大提高,很多患者开完刀就不会再出现死亡的情况了,但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晚期患者的生存率仍然有待提高。尽管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这些新的治疗方式,已经被证实可以显著延长肺癌患者复发的时间,但只有一部分患者延长了生存期,这也意味着没有给很多的肺癌患者带来很大的获益。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过去肺癌患者主要以男性为主,如今虽然男性发病率没有下降,但女性肺癌患病率上升很快,总体发病向年轻化发展,很多不吸烟的人也患上了肺癌,这一新变化背后究竟是何原因,目前还没有临床研究证据佐证,因此更需要警惕。


Q4:很多人谈及肺结节都会很恐慌,临床上有多少肺结节可能变成肺癌?如何正确对待肺结节?

陈海泉 教授:

随着胸部CT筛查的普及,更多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以往5毫米以下的肺部小结节都是不报的,但随着影像技术的提升,更小的肺部结节能被很早的发现,就会让大家变得很紧张。


肺部结节分为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主要区别在于结节的密度。通常结节的密度比较高而且均匀被称为实性结节。实性结节如果2-3年没有发生变化,90%都是良性的,而磨玻璃结节,在20世纪80年代仅仅被当作炎症来处理,90年代才被认定是肺癌的一种早期表现。实性结节找不到治疗的窗口期,可能几毫米就可能出现转移,但磨玻璃结节有宽裕的窗口期,有充分的时间让患者和医生去思考,什么时候去治疗,没有必要太过恐慌。


在临床上,要防止过度治疗,不能把良性的当作恶性的治疗,早期的不能当作晚期的治疗,要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


Q5:肺结节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开刀?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开?

陈海泉 教授:

是否选择开刀,首先要根据肺结节的具体情况来定,同时也要看患者预期寿命。如预期寿命长于疾病自然病程的,那么患者还是选择手术。打个比方,如果患者只有三四十岁,预期寿命还有五六十年,那还是建议手术治疗。


而对于新发现的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根据结节的大小、性质、位置,推荐不同的随访策略。良性磨玻璃结节通常会在随访期间消失。对于持续存在、缓慢进展的磨玻璃结节,90%都是早期肺癌。这种类型肺癌治愈的窗口期特别宽。需综合考虑疾病特点、患者年龄、人生轨迹、职业规划、社会和心理学等因素决定是否手术。


Q6:在预防肺癌方面有何建议?

陈海泉 教授:

世界癌症报告指出,只要能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预防接近50%的癌症,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健康平衡的膳食饮食和积极的身体活动。


18至64岁的成年人应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度强度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的有氧体力活动。中等强度的活动包括快走、慢速骑自行车等,高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包括登山、篮球、足球、快速游泳、单打网球等,每次活动应该至少持续10分钟,并且尽量均衡地分布在整个星期中。


此外,应该积极参加体检,建议有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每年至少筛查一次低剂量螺旋CT,这是肺癌早筛早诊的有效方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肿瘤患者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切不可迷信偏方验方而拒绝科学正规的治疗。


Q7: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诸多AI设备进入到肺癌领域,尤其在诊断筛查方面投入使用,是否真正起到作用?

陈海泉 教授: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还在早期,主要用于读片,通过大数据,AI技术能很快发现病灶直径仅仅只有几毫米的早期肺癌,漏诊比例比人眼低。但在判定肺癌的性质方面,目前还是不如有丰富经验的医生。



专家简介



陈海泉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

胸部肿瘤多学科首席专家、肺癌中心主任

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发展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胸外科临床实践标准委员会委员

2021年哈佛大学Schuster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2022年 AATS GGO肺癌处理专家共识主席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食管疾病学组副组长

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候任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主委

J THORAC CARDIOV SUR编委

J CANCER RES CLIN副主编

JTO CRR副主编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转自 澎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