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年纪轻轻怎么也会猝死,这种悲剧难以想象!

2019-12-18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猝死

猝死是临床医学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而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是近年逐渐被认识,发病和诊断逐渐增多的一种猝死类型。与其他类型的猝死不同,其主要累及平素健康的青少年,发病后经救治幸存者很少,因此,探讨心脏震击猝死综合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的定义

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是指健康的青少年运动时,棒球等撞击物以相对低的能量撞击胸部心前区后引发的猝死。

1.jpg

分类

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分为:

(1)原发性心室颤动:即胸部受到撞击后直接发生心室颤动,意识消失、心脏停搏与胸部受撞击同时发生,此型约占60%;

(2)继发性心室颤动:胸部受撞击时直接引发的心律失常不是心室颤动,而是室性心动过速或是心室自搏心律,继而蜕变为心室颤动。

易发人群

青少年容易发生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是因为此年龄段尚处于发育中,胸廓更富有弹性,容易将外来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传到心脏,诱发心脏电学不稳定而发生心室颤动。

诊断

①心前区有明确的冲击性钝器外伤史。钝性外力作用应具有冲击性,即有相当的速度。

②心前区受伤后即刻发生晕厥、神志丧失倒地,伤后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死亡。

③现场必须有目击证人证实上述受伤及死亡经过。

④全面系统的尸检证实心脏及其他器官本身不存在致死性的损伤和病变。

发病机制

适时的刺激常常引发电学不稳定,如胸部遭到撞击所产生的能量落在心脏复极的T波顶端前15~30ms的易颤期,可立即出现心室颤动。

此外,撞击胸部尚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落在心脏易颤期,即RonT现象,也可能将原来的心脏电稳定打破,出现使人致命的心室颤动。

治疗

分秒必争的及时除颤及心肺复苏治疗是使患者能获幸存的唯一办法。不管发生何种心律失常,在无法区别盼情况下都应进行“盲目除颤”,例如用拳头捶击心前区,或有节律地按压心脏区,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用于紧急抢救时自动分析心率,在需要时给予电击除颤。

适应病症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室扑等致命性心律失常。AED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施加强电流刺激心脏,也就是所谓的除颤。

而这种仪器在中国利用率十分低,可以总结为“不了解、不会用、不敢用”。其实这种仪器操作竟然十分简单,也可以总结为“开电源、听他说、跟着做”

在确认患者状态后(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等),在AED未到之前先进行心肺复苏,裸露胸部,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30:2(点击蓝字了解→心肺复苏详细步骤),AED一旦到达,立即除颤

  • AED的操作——开机根据提示操作:

  • 链接电极片(具体位置可根据AED机壳及电极板上图片);

  • 电极片链接主机,按下“分析”键,自动分析心律;

  • 分析后,当患者有除颤指征时会AED将自动发出提示;

  • 清场后按下“放电”除颤;

  • 急救同时呼叫救护车。

注:主机分析及除颤时均不能接触患者

预防

应用质地较软的训练用球;运动时穿戴胸部保护衣;对相关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及除颤技术的培训。

前不久明星猝死的消息引发广大关注,AED再次进入大家视线,对于心源性猝死,黄金4分钟内有效进行心肺复苏及除颤,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而AED是非医疗人员完全可以掌握的仪器,对于青少年多见的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同样如此,希望未来国家也能再运动场所普及AED,并做好宣教,提高公众认知度,让悲剧更少一点。

作者:林明宽

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