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大咖精品干货,点击获取:
既往研究表明,房颤可导致痴呆,而抗凝治疗可降低痴呆风险。
9月5日,JACC亚洲子刊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进一步表明,在房颤患者中,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可显著降低痴呆风险,亚洲患者获益尤其明显。
不过,该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效应可能会逆转。作者指出,这值得进一步开展长期随访随机试验来验证。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除了中风增加痴呆发生风险外,还存在独立于中风的痴呆风险,包括饮食。
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必须限制维生素K的摄入,因为维生素K会干扰药物发挥作用,而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不需要限制维生素K的摄入。
研究表明,维生素K水平较低与认知功能下降和老年痴呆症都有关系。而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通常也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这与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症发生风险较低有关。
因此,作者指出,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预防痴呆方面优于华法林,可能不仅仅是药物本身的效果。
该研究一共纳入10项相关研究,共包含34.2万余名房颤患者。
分析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可将房颤患者的痴呆发生风险降低12%,主要是亚洲患者获益明显,降幅为19%(HR=0.81),而在非亚洲患者中未观察到此现象。
针对倾向评分匹配研究(HR=0.81)以及65~75岁房颤患者(HR=0.80)的亚组分析均得出了类似的关联,但在年龄≥75岁的患者中未观察到类似的关联。
Meta回归分析显示,在平均年龄较小的患者中,新型口服抗凝药带来的获益更大。
网络Meta分析显示,与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可将痴呆风险分别降低14.6%、11.9%、12.9%。基于P值排名较高的药物是艾多沙班,其次是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和阿哌沙班。
在该Meta分析纳入的各研究中,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70.4~75.7岁,男士占50.6%,随访时间为0.3~3.7年。基线时,50%以下的患者合并心衰或糖尿病,大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有中风病史的患者占0%~27%。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2023重磅·所有内容12月底下线】北京协和医院朱以诚教授团队撰写临床实用干货,神经科医生必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畅销20多年的医学影像品牌图书,汇集七大类480多种经典病例影像资料,轻松读片、准确诊断!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从基础解剖到影像解剖和诊断,配图精美,解说翔实,囊括大量累及儿童大脑、颅颈和脊髓的疾病!
神经外科领域国际经典著作,畅销北美20余年,由赵继宗院士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团队翻译,来自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积累总结!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症状加重的识别和处理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评估和治疗原则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