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释甲·话蝶 | 守护健康,多一“碘”不行,少一“碘”不好

2024-08-22作者:郭嘉卉资讯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 作者:李玉姝 审核:单忠艳



本期要点

01  碘是什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02  碘在人体内有什么作用?
03  少一“碘”会带来哪些危害?
04  怎么让少了一点的碘补回来?

05  不吃碘盐,通过食物补碘可行吗?

06  多一“碘”,有危害吗?

引言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科学补碘,守护健康,既不能少一“碘”,也不能多一“碘”。


Q1:碘是什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人体不能合成碘,需要的碘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取,从胃肠道吸收的碘进入血液循环,大部分富集并储存甲状腺内,用来合成甲状腺激素。多余的碘90%经肾脏随尿排出。哺乳期妈妈会通过乳汁排出碘,使母乳喂养的婴儿能得到所需的碘,哺乳会消耗妈妈体内较多的碘。如果停止摄入碘,体内储存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

摄图网_401806161_wx_人体甲亢场景(企业商用).jpg


Q2: 碘在人体内有什么作用?

甲状腺是人体的“发动机”,通过合成甲状腺激素行使其功能。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原料。由此可见碘对人体健康有多么重要。


①参与脑发育。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从胎儿开始至出生后2岁),甲状腺激素对脑组织和神经元发育至关重要。在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对维持正常记忆力、反应力等大脑功能也非常重要。所以,甲状腺激素又称“智慧”激素, 所以合成“智慧”激素的碘元素也被称为“智慧”元素。


②调控生长发育。促进长骨和牙齿生长,促进发育期儿童身高、体重的增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和性发育。


③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的合成和分解代谢。维持机体基础活动。


④影响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几乎所有系统,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⑤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了碘直接调节糖、脂、尿酸等人体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的证据。因此适量的碘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Q3: 少一“碘”会带来哪些危害?

当自然环境中碘含量不足,造成人体碘营养不良,从而使人体表现出一组疾病,称为“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可累及从胎儿到老年的生命全过程,威胁所有年龄段人群的健康。


妊娠妇女严重碘缺乏可以导致母亲和胎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出现低甲状腺素血症或甲减、母亲和胎儿甲状腺肿。可以引起流产、死胎以及出生后婴儿死亡率增加。碘缺乏妊娠妇女的后代可能出现不同程度脑发育异常,严重碘缺乏的导致呆小症(克汀病),新生儿出生以后即使再补充碘或甲状腺激素也不可逆转,克汀病以长期智力低下、聋哑症以及动作僵硬等为特征。


青少年缺碘,会影响精神功能和生长发育,如学习能力下降,性发育落后。成年人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甲减、碘性甲亢、对核辐射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受到核辐射时容易患甲状腺癌。 


总之,无论是孕育中的胎儿,还是幼儿、青少年、成年和孕妇都需要摄入充足的碘。孕妇、哺乳期妇女、0~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高危人群。

WechatIMG3707.jpeg


Q4: 怎么让少了一点的碘补回来?

碘对人体非常重要,而且必须通过食物和水来摄入。遗憾的是碘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和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全球广泛性缺碘,特别在一些山区、半山区、丘陵、河谷地带以及河流冲刷地区缺碘更为严重。而出自这样缺碘地区的粮食和饮水自然不能满足人体碘需求,导致碘缺乏病流行。既往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病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20世纪70年代调查,除了个别水源性高碘地区外,我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1995年我国立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普遍食盐加碘(USI)政策。人每天离不开食盐,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是补碘的最佳途径。因此21世纪初我国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本底碘水平不同,国家提倡科学补碘,不搞一刀切,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碘营养状况选择食盐加碘含量,以保障居民碘营养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既防治碘缺乏,也避免碘过量。最近中国医科大学滕卫平教授等在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流行病学调查(TIDE项目)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碘营养适宜。


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不吃碘盐了?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目前的碘营养状态正是由于长期坚持食盐加碘政策才实现的。如果放弃食用碘盐,除了个别水源性高碘地区外,我们的碘营养又会回到碘缺乏状态,因为我国的环境本底并未发生变化。


Q5: 不吃碘盐,通过食物补碘可行吗?

根据《中国居民补碘指南》推荐,一般人群碘推荐摄入量每天120μg,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妇女应当增加碘的摄入(每天230μg和240μg)。如果按照每公斤食盐含碘25毫克计算的话,每克食盐含碘25微克,每天吃5g碘盐,烹调损失20%,那么每天通过碘盐摄入的碘约是100μg,加上每天食物提供的碘,能够达到碘推荐量。

WechatIMG3869.png

是否可以通过食物补碘?通常动物性食物中碘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如鸡蛋含碘量在22.5μg /100g,肉类含碘量在1.9μg /100g 至 4.5μg /100g 之间, 水果和蔬菜等植物类含碘量更低。如果我们不吃加碘盐,仅从食物中摄入碘,以鸡蛋为例,如需满足每日120 μg碘的摄入量,需要吃将近1斤左右的鸡蛋,或以含碘较高的带鱼为例(含碘40 μg /100g),需要吃半斤带鱼。若为补碘每天这样吃的饮食结构不够合理。因此更推荐食用加碘盐与食物结合的补碘方式。


对于含碘量高的海带(干海带碘含量能达到 36240 μg/100g,通常吃的海带,其碘含量也达到500μg/100g)、紫菜(4323μg/100g)类食物,作为菜肴偶尔食之并不反对,但并不推荐作为长期补碘食物,因其含碘量不可控,可能导致碘过量。


Q6: 多一“碘”,有危害吗?

碘除了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还能调节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急性大量摄入碘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产生碘阻滞效应(Wolff-Chaikoff效应),正常甲状腺有碘脱逸反应,抑制作用随后会消失。如果甲状腺存在自身免疫炎症,长期碘摄入过量可导致甲状腺自身调节失衡和功能紊乱,导致甲状腺肿、甲减,还可诱发或促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特别对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碘过量摄入导致亚临床甲减。碘过量还和甲亢有关。然而迄今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碘摄入过量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的增加有关。


此外,妊娠期和哺乳期每天摄碘>500微克有导致胎儿甲减的风险。过量碘摄入导致妊娠妇女和新生儿高TSH血症风险明显增加。妊娠妇女额外补碘过多还可能降低后代运动神经发育。婴幼儿补碘同样需要避免碘过量。婴幼儿的甲状腺功能发育不成熟,对碘过量耐受能力低,容易引发甲减。


碘过量的原因主要有:①生活在水源性高碘地区;②食源性碘过量,如大量食用腌制海带的盐等;③药物性碘过量:服用或注射高碘药物或制剂,如卢戈氏液、碘化钾、胺碘酮、碘造影剂等。对于水源性高碘地区应避免食用碘盐,或目前国家已经给予改水建设。对于使用高碘制剂或药物者应监测甲状腺功能。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科学补碘,守护健康,既不能少一“碘”,也不能多一“碘”。


作|者|介|绍
李玉姝.png
李玉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内分泌研究所副所长

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组长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