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薪火相传,感恩前行——2021 AOO之聚焦领导力创新,共谋中国医学发展!

2021-06-01作者:李东燕资讯
原创 肿瘤




2021年3月13日,The Art of Oncology CSCO-赛诺菲肿瘤治疗艺术高峰论坛(简称“AOO”)伴随着今年“融时代智慧,探医学之艺”的主题,开启了新一年肿瘤盛事的奋进之旅。上海、北京、广州三地会场隔空联动、同频共振,盛况非凡。

会议主席

备受瞩目的领导力创新论坛由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CSCO副理事长/秘书长、CSCO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江泽飞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定伟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委周彩存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特邀嘉宾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贺大林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刘健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刘荫华教授担任特邀嘉宾。该论坛以领导力为主题,云集乳腺癌、肺癌、泌尿肿瘤等不同瘤种的各路大咖,为肿瘤领域中青年与前辈间的对话搭建桥梁,聚焦科室与品牌建设、自我成长与发展、人工智能与临床实践等热点话题展开分享与讨论。





会议致辞


谆谆教诲——致青年医生







11.jpg




领导力论坛以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的“致青年医生”开场致辞拉开序幕。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青年医生的建议。首先,希望年轻医生心怀梦想并勇敢追梦,勇于为梦想付出努力、用行动将梦想成为现实。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坚持学习是永生不变的主题,亦能使人更有活力、永葆青春。在成长之中,要时刻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客观地认识自身优点和缺点,更多地进行纵向比较,而非横向比较,即建议跟过往的自己比较,才能够更好地激发自己、激励自己,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在学术领域,切忌人云亦云,要时刻保持清醒以及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才能够在学术中辨别真伪、去伪存真。

人生之路并非坦途,年轻医生压力较大,易出现情绪波动,但是我们应该成为情绪的主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尤其不能让家庭及单位的情绪间相互影响,最终导致情绪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也应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只有乐观的心态才能够乘风破浪、风雨兼程,成就更好的自我。

年轻医生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师长、前辈、同伴的帮助,学会感恩,才会知足,才会保持恬淡自然的心态,才能看清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谈何革命?健康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对于我们的家庭,为人父母、子女,健康对我们的家庭亦弥足珍贵。因此我们要学会爱护自己。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万物在更新,而我们在成长。年轻人既要期待奋斗的成果,更要享受奋斗的过程。我们要珍惜时光,因为余生宝贵,千万不要辜负自己。我觉得无论走到哪一天,我们都需要珍惜美好的时光,让我们继续一路前行。

12.jpg

13.jpg

会议主席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在致辞中对于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于会议新颖的中青年对话形式表示期待,指出这种形式更有利于中青年间思想的碰撞、创新激浪的迸发。创新是国家发展不变的主题,人能不能创新,领导力能不能创新,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步伐和范围。通过不同年龄段医生的思想交流,更能激发思考、启发创新,期待会议可以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赋能医学及医院发展前路。

14.jpg

15.jpg

16.jpg

特邀嘉宾

特邀嘉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贺大林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荫华教授作为医学前辈,均表达了对中青年医生的寄望,希望他们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成长,也希望在中青年的思想交融中,能够让中国的肿瘤治疗再上一个台阶。








第一篇章

“TA”说——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主持嘉宾



16.jpg

17.jp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荫华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余之刚教授


初心不改,医路前行

特邀讲者







18.jpg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贺大林教授以个人经历讲述了西安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成长故事。贺教授年轻时就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立志于把学科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知名学科,为人类健康做贡献。如今这一梦想已实现,回顾一路走来,贺教授分享了其逐梦过程的经验:其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国际泌尿界专家前来交流,同时将青年医生送出去学习先进医学技术、拓展眼界;其次,重视科学研究和亚专科建设;对博士培养高起点严要求,坚持“宽进严出”;创办具有影响力的期刊,这些如今看起来已是常规操作,但在10年之前贺教授就如此高瞻远瞩,足以体现医届前辈的智慧。





“TA”说,传道解惑







主持嘉宾



19.jpg

本环节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就网络调研筛选的青年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答疑和解惑。

征集青年困惑,大咖悉心指导

为倾听青年医生困惑,在交流与分享中共同进步,收集并丰富现场讨论话题,本次创新领导力会前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来自全国各地的1800余位青年医生积极参与到本次调查中,反馈他们在成长中的困惑与痛点、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中的疑惑。

20.jpg

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指出,扎实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是成为合格临床医生的前提,与此同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获得科研成果能够激励人进步。但需要强调的是,医生的使命依然是治病救人,科研、论文与课题则更像是“锦上添花”,临床医生应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经验、注重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创新的方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贺大林教授认为,不仅是青年医生,任何年龄段的医生都需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至于学习内容的定义则更为广泛、丰富,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要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要有远大的目标,还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及方法。作为前辈,我们则应该为我们的青年一代开辟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和通路。

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认为,任何医生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医院的力量。从今天来看肿瘤治疗,团队的力量亦非常重要。年轻人需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利用医院的平台实现个人更好的成长,同时也为医院的发展付出努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团结的基础上独立,学会感恩,学会分享,同时对中青年专家的发展寄予厚望,期待他们变得更出色、更有活力、更有创造性、更有成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荫华教授强调,青年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难免遇到困惑,此时,建议青年医生一定要记得从上级、同事以及团队中寻找力量,解决问题,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但专家的养成并不仅仅通过书本的学习就足以达到,还需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青年医生应对医学怀有敬畏之心,在工作中融会贯通,从临床工作中学会更多的知识。

机遇VS挑战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对于科室建设与个人发展,既有挑战也是机遇。线上线下互动更加频繁,医疗模式也随之转变。疫情防控使得基层医疗的作用及分级诊疗模式更加深入人心,基层医院的规范化治疗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和人工智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中青年需要加快学习步伐以适应新的节奏。

“神性”VS“人性”

在本环节中,讨论嘉宾就医生和科室品牌建设与打造的利弊权衡发表了个人观点。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指出,两者并不相互矛盾,有了科室才有个人,科室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应该相辅相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荫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贺大林教授也谈到,青年医生为团队贡献力量,也会促进个人进步,不用过于强调品牌,而是应该专注于当下,一步一个脚印提升自己,最终服务于患者。

传承VS创新

本环节的讨论嘉宾就人工智能对临床工作价值与改变进行了深入探讨。便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临床工作的价值界定也发生了转变。青年医生面对人工智能,是否还需要专注于传统的临床技能?不可否认,人工智能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切实问题,也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在学好基本功的前提下,才能用好人工智能,让它成为医生的好助手。










第二篇章

“TA”享——后浪来袭,未来可期







21.jpg




台州医院甲状腺外科谢伯剑教授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医生的使命就是不懈奋斗,通过创造力将前辈的成果传承并发展。学习路上总有收获,他们的速度和力量,正以磅礴之势喷涌而出。

在困惑中感知成长,在梦想中砥砺前行




主持嘉宾



22.jpg

23.jpg

在“TA”享环节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内科郝春芳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胡孝渠教授共同主持了该环节。富有朝气、活力以及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青年医生们通过他们的分享,展现了当代青年医生的风采风貌,在与大咖及同辈的交流中超越自我。

优化时间,事半功倍——做优秀的时间规划者






24.jp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李俊杰教授指出,在优秀的平台基础上,临床医生更需要加倍努力,做时间的规划者,在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中使自己保持竞争力,并从中得到自我满足。对于如何优化时间、提高效率,长远规划及短期规划都非常重要,年轻医生应该有合理的自我定位,明确的人生目标,有条理的安排事情优先级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夯实学术,研究先行——做科研临床的先锋者






25.jpg




广东省人民医院肺外科钟文昭教授认为,临床应于科研相结合,提高临床的辨识度也非常重要,明确清晰的研究方向、研究的特色和创新性、临床和科研方向一致都是能够提高临床辨识度的有效方法。研究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策略创新及临床实践创新,在创新的研究中提高个人能力,并将这些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使得研究更有价值。

开放视野,时无再来——做把握时机的奋进者






26.jpg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石燕教授以个人成长经历为例,分享了对于时机把握的见解,指出青年医生在成长途中将面临非常多的抉择和挑战,在人生的重要分叉路口,每个抉择都将面临“得与失”的考验,我们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些挑战,趁年轻开拓视野,同时应调整心态、接受平凡,并在认识平凡中不懈努力和不断成长,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对话与碰撞







主持嘉宾



27.jpg

女性肿瘤VS男性肿瘤







28.jpg




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是具有性别特征的肿瘤,随着对肿瘤了解的不断深入,针对女性肿瘤与男性肿瘤的不同诊疗理念已成为近年的热点话题,两者在治疗优势、全程管理中都有所不同但又有一些相似之处,不同肿瘤学科的交叉碰撞中,能够更好地促进肿瘤治疗及科研的发展。

学术平台VS个人品牌







29.jpg




近年来,新媒体、自媒体以及第三方学术平台不断涌现,为年轻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以及更便捷的知识来源。与此同时,作为年轻医生,也应抓住机会,利用学术平台,打造个人品牌,提高个人辨识度。

搞科研VS抓临床







30.jpg




搞科研和抓临床的话题是所有医院科室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全民科研”的时代,论文、课题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但两者并不矛盾,科研源于临床,科研也需转化为临床。年轻医生应在临床实践中寻找科研方向,在科研探索中,将科研成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好口碑VS硬实力







31.jpg




好口碑是硬实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点点滴滴的临床实践中以仁心、仁术对待患者,树立好口碑、打造硬实力,两者并不矛盾,也是年轻医生的努力方向。





回顾与收获







主持嘉宾



32.jpg

33.jpg

在本环节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韦玮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主持了讨论,与会青年专家回顾了其成长历程及一路走来的点滴收获,对于本次会议提供的中青年交流平台予以肯定,并表示将在今后的医路中继续努力前行。










会议总结








34.jp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国红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干货满满,大咖以丰富的工作经验感召着医届“后浪”砥砺前行、实现个人价值;青年医生分享了自己成长路上的心得体会及困惑得失,从多层面给大家带来了丰富营养。本届AOO领导力创新论坛分会场搭建了青年医生与前辈专家对话的舞台,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期待未来领导力创新论坛精彩继续,助力青年医生迈向世界舞台。愿青年医生不忘初心,带着感恩的心,带着大咖的寄望,在高平台上继续壮大成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 审校)










35.jpg



融时代智慧,探医学之艺

扫描左侧二维码

进入AOO会议专区


审批码:MAT-CN-2103924-1.0-03/2021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