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可根据其作用时间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相比,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更好地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降低夜间低血糖的风险。
本月JAMA Internal Medicine 发布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或NPH胰岛素后,发生低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
研究纳入了来自美国医疗保险服务数据库的65岁以上T2DM患者,分别接受甘精胰岛素(n=407018)、地特胰岛素(n=141588)或NPH胰岛素(n=26 402)治疗。主要结局为首次因低血糖急诊就诊或入院。
图1. 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A)或地特胰岛素(B)与使用NPH胰岛素相比,发生低血糖事件的风险比(HR)
患者平均年龄为75岁,平均随访0.37年。在使用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和NPH胰岛素的患者中,分别有5194例、1693例和460例急诊就诊事件。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于NPH胰岛素组(HR=0.7)(图1)。不过,在同时联用餐时胰岛素的老年患者中,未观察到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保护性作用(表1)。
表1. 随访期间使用或未使用餐时胰岛素患者中,使用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与NPH胰岛素相比,发生低血糖相关事件的风险
该研究为真实临床环境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证据。不过,在同时联用餐时胰岛素的患者中,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NPH胰岛素的低血糖风险并无显著差异,并且由于缺乏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数据,仍难以定论哪种胰岛素更适于老年T2DM患者。
来源:代谢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