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学术大发现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近期在线发表了一篇有关肠道菌群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不仅确认了与肥胖相关的肠道菌群特点,并且意外发现,一类常用的心血管药物——他汀类药物,似乎与肠道菌群构成的改变有关。
▼提示:文末可查看研究原文
肠道微生物的分型
人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可以划分不同的“肠型”(enterotypes)。根据哪些种类的细菌在肠道占优势地位,科学家们提出4种肠型:拟杆菌1型(Bact1)、拟杆菌2型(Bact2)、瘤胃球菌型(Rum)和普氏菌型(Prev)。
研究发现,不同肠型与人体的健康、疾病状态很有关系。就拿Bact2型来说,研究发现这种肠型与炎症有关。还有一些研究提出,有些特定的肠道细菌种类与肥胖有关。
肠道微生物也分“好坏”,Bact2型“更偏爱”胖子
本次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四种肠型在不同BMI的人群中都有分布,Bact2型明显更偏爱BMI高的肥胖人群:在肥胖患者中高达17.7%,而在瘦人和一般超重人群中的占比不到4%。“这一结果印证,Bact2型是功能失调的肠道菌群结构。”研究作者表示。
啥?吃他汀,还能影响肠道菌群?
有意思的是,当研究人员展开进一步分析,他们惊讶地发现,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影响了肥胖者的肠道菌群组成:
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肥胖人士,只有不到6%的人为Bact2肠型,远低于17.7%,与非肥胖者相当。
而在BMI不到30的人群中,服用他汀类药物并没有显著改变人群中不同肠型的比例。
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降脂药,还被认为可以缓解全身的炎症水平。然而并没有证据显示,这类心血管药物会影响到肠道里的细菌,也没有专门区分是否用于肥胖者患者。
为了确认新的发现,研究团队又采用另两组队列、总共超过2500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出一辙: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肥胖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变得更健康了。
▲服用他汀类药物影响了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构成
他汀还能怎么用?
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和维持健康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主要策略常围绕饮食干预,以及通过益生菌和益生元来引入或促进“好”细菌的生长。
这项研究发现表明,“他汀类药物对肠道菌群的潜在有益影响为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研究团队认为,“我们的结果为开发新型的肠道菌群调节药物开辟了广阔的可能性。”
不过,研究作者也谨慎地表示,是否可以把他汀类药物用作潜在的微生物组调节疗法,还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来评估他汀类药物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尤其是需要开展前瞻性临床试验来评估是否能在随机群体中复制以上发现。
这里我们也再次提醒读者朋友,服药必须遵守医嘱。
来源:学术经纬
【▼点击下载研究原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