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样的“坏胆固醇”水平,就真一样?不是的。
如果把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搓开了,揉碎了”看,还能细分出多种亚组分。而这么细分,不仅有助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SCVD)的风险,还有可能提供干预靶标。
近日,阜外医院周洲、蔺亚晖等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就进行了这样一项工作,并且发现,这种技术可获得更为丰富的血脂亚类谱。
研究者首先验证了磁共振波谱技术的重复性及与现有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之后在纳入的691例健康成人中进行了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
通过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研究者确定了LDL颗粒平均粒径,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的总颗粒数参考区间。
研究者还就此建立了中国健康成人血脂各亚组分参考区间。
其中包括5个极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6个LDL亚组分、4个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的中国表观健康成人参考区间。
性别亚组分分析显示,大部分在男性和女性间具有差异,研究者建议最好采用性别特异性参考范围。
研究者介绍说,LDL-C虽然作为各血脂指南管理的核心指标,但是仍不能代表所有人群的 ASCVD 风险,LDL颗粒较LDL-C更能反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磁共振波谱技术血脂检测是满足LDL颗粒和亚组分血脂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研究者表示,磁共振波谱技术血脂检测不但能进一步评估ASCVD 风险,还有利于实现临床调脂治疗的个体化合理用药。
其中小而密的LDL颗粒为主的人群,其ASCVD事件发生率较颗粒大而密度低的人群高出3倍以上。而LDL平均粒径随增龄而减小,且在不同年龄女性中差异显著。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