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千建荣教授: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预防策略

2020-05-07作者:王国平主编账号经验
抗凝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还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基于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北京丰台医院骨关节科千建荣教授,就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进行经验分享。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高

早在2009年,我国就制定了关于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这些年来,很多医院都参考指南进行规范化操作。据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骨科大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早期可达40%甚至60%。按照正规的指南治疗以后,发生率已经降到2%~6%。。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静脉内膜的损伤;二是血流流速缓慢;三是凝血机制异常,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尤其是下肢骨折或者骨盆骨折的患者,患者术后都长期卧床,并且满足以上三点,因此容易形成血栓。

多种方式全面预防DVT发生

为了预防DVT 的发生,我们一般会首先对入院患者进行宣教,并进行VTE评分。对于发生DVT风险较高的患者,首先我们会对他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比如劝患者戒烟戒酒;让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训练、穿弹力袜或进行肢体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在术中减少止血带的使用,并且注意保护血管以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尽量做到微创。另一方面就是进行药物预防。之前,大家较常使用肝素。但实际上,我们这一代医生,肝素应用的都比较少。目前临床常用拜瑞妥这些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不仅效果好,应用起来也较为安全、方便。

NOAC的使用应对不同患者制定具体化方案

指南推荐,术前12小时停止使用抗凝药物,并于术后第二天继续使用。在临床工作中,一般在术后第二天我便会叮嘱患者开始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而具体的术后抗凝时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一般需抗凝5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一般术后需抗凝3周;而对于踝关节术后的患者,术后抗凝2周即可。当然我们也会根据患者术前的VTE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用药方案调整。医生都会向患者交代DVT发生风险,不仅致死率、致残率较高,一旦发生肺栓塞,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目前患者对于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