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规律运动可改善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平稳血糖;还能减少内脏脂肪,有助于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在糖尿病的预防以及并发症的综合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主要总结了合并7种不同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建议。
冠心病并非运动的绝对禁忌证。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应尽量在专业人士指导的心脏康复项目下进行运动训练。对于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适当规律的运动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建议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采用较低的运动强度长期进行锻炼,持续时间、频率因人而异,一般每次20~45分钟,最长不超过1小时,每周3~4次。运动过程应循序渐进,并参考运动训练的反应,调整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
运动形式应选用节律比较缓慢,能使上、下肢大组肌群适当活动的项目,如太极拳、步行、骑车等。不宜进行强度过大,速度过快的剧烈运动,尤其不应参加激烈的竞赛运动。
血压≥180/120 mmHg的糖尿病患者,属于运动禁忌的范畴。
当血压控制在≤160/100 mmHg时,建议在运动医学或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放松训练(如太极拳、瑜伽等)和有氧运动,如步行、功率自行车、游泳。
运动强度应为低至中等(50%的最大摄氧量),避免憋气动作或高强度的运动,防止血压过度升高。
一周中进行大于4天的运动,以每天都进行运动为佳,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或一天中的运动时间累加达到30分钟亦可。
运动处方的制定应当事先进行科学的评估或运动耐力的评定,以保证安全、有效并满足患者的需求。
合并新发脑血管意外并有肢体偏瘫的糖尿病患者,应先进行脑卒中常规肢体康复训练。
脑卒中常规肢体康复训练通常采用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其运动强度多为低强度运动,一旦患者体能和运动耐力有所恢复后,再根据血糖及胰岛素情况按照糖尿病的运动处方进行调整,且整个运动治疗需要在运动医学或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原则上累及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病变较重的糖尿病患者应列为运动禁忌,除非有良好的安全保障,因为运动中容易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
累及其他脏器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由康复医师进行心电图应激试验,筛查心脏血管异常,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运动治疗,确定运动强度,制定运动处方。然后在运动医学或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实施运动治疗。
建议有周围神经病变而没有急性溃疡形成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参加中等强度的负重运动。
有足部损伤或开放性疮、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建议进行非负重的上肢运动训练。
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步行不会使外周神经病变的患者发生足部溃疡或再次溃疡的风险增加。
所有外周神经病变的患者应穿合适的鞋子,每天检查足部有无损伤。
任何有足部损伤或开放性伤口的患者应仅限做无负重运动,可以考虑进行上肢等长收缩训练或上肢渐进抗阻训练,增加骨骼肌数量,改善骨骼肌质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建议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上肢和躯干肌的运动锻炼,可采用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和等速运动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中等运动强度为主,每天一次。
有研究表明,对下肢动脉闭塞症伴或不伴间歇性跛行的患者,进行监督下的平板训练和下肢抗阻训练,能增加患者的最大运动时间和距离,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有肾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运动,且尽可能进行心电图应激试验检测心血管病、异常心率和血压反应。
适当运动对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有积极作用。
运动应从低强度、低运动量开始,以中、低强度运动为主,避免憋气动作或高强度的运动,防止血压过度升高,注意监测血压,定期尿检,关注肾功能、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运动前需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使内脏器官的机能状态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时间以20分钟为宜,身体微微发热、出汗即可。
运动前切记不要食用豆类、薯类、酸奶、油炸食品、冷饮等不易消化、易胀气的食物。运动前30分钟内的饮水量≤300 ml;避免饭后立即组织军事训练。饭后要休息1~2小时候再运动,要求合理安排吃饭和运动的时间。
冬季锻炼时,应注意防寒和腹部保暖。夏季运动出汗多,为防止运动性失水,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情况下每20分钟可补充120 ml左右的淡盐水。
来源:综编自糖医网和《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