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导语
早期血肿扩大是脑出血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而点样征阳性可以良好地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本期分享来自JAMA Neurology的最新文章,首次报道了偶然被CT及CTA捕捉到的自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早期征象及其演变,证实了点征的预测作用及多源性出血理论。
病例摘要
76岁男性,既往高血压、无症状性右颈动脉狭窄,择期颈动脉CTA检查。检查前患者无神经系统症状,扫描过程中出现了头右偏和双眼向右凝视,立即查体提示左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偏盲、忽视以及重度凝视和头部向右偏斜。立即重新扫描CT并随访。
发病时头平扫CT示右侧壳核区非常模糊但均匀的高密度,体积约30 × 15 × 21(4.73 cm3)(HU)(图A)。6分钟后,CTA示原高密度区上下可见2个造影剂外渗小区域(点征)(图B),未见血管畸形或动脉瘤。21分钟后,复查头平扫CT,显示不均匀高密度(40~70 HU)伴占位效应,体积约46 × 25 × 33(18.98 cm3)(图C)。超急性血肿扩大与患者神经功能恶化同时发生。随后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因意识水平下降行气管插管。次日,约25小时后复查CT显示血肿进一步扩展至50 × 25 × 42 (24.15 cm3)(图D)。此后定期头CT扫描示血肿稳定、消退。最终患者在卒中后70天死于并发症。
图A-D 连续CT显示超急性右侧壳核出血 A. 发病时的平扫CT(NCCT)。红色圆圈表示轻度高密度区域,与血液CT值类似。B. 6分钟后的CTA。C. 21 分钟后的CT。D. 25小时的头平扫CT。
如图,在包含至少1个晶状体的图像层面上,可以见到进行性头部和眼睛偏斜(A-B-C),证明了急性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在25小时(D)的层面位于晶状体平面上方16 mm处。
该病例首次报道了偶然被CT及CTA捕捉到的自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早期可能表现、演变以及出血来源。发病后数小时内急性脑内出血通常可见的60~70 HU的高密度(代表凝血的CT值),发病时或发病后即刻的首次CT扫描显示为40 HU的密度,与循环血液CT值相似(图A)。6分钟后的CTA可在最初的血肿上见到2个点征征象(图B)。21 min后第二次头CT扫描(图C)可见均匀的40 HU,与初始出血区域的外观基本一样,周边可见造影剂包围及60~110 HU的新鲜出血区,在点征周围和初始血肿周围形成2个病灶。1天后的第三次头CT上,血肿进一步向点征所确定的方向扩张,证实了点征提示预后的作用。这些发现支持多个出血源的假设,级联继发血管破裂伴血肿偏心扩张,而不是单一源性连续出血伴向心性扩张。这些发现与超急性脑出血磁共振成像的结果相似。
来源:重症卒中(编译 李曼)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