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骨质疏松症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往往发生骨折后才来医院就诊,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尽管老年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但临床上,年纪轻轻就得了骨质疏松的人,不在少数。长期吸烟、酗酒、偏食、节食、高盐饮食、盲目减肥、缺乏运动、使用防晒霜导致维生素D缺乏、长期饮用过多的浓茶或咖啡等,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小编整理了5个关于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常见疑问或误区,并附上专业解答,早知早获益哦~
01
如何尽早发现骨质疏松症?
一句话总结:
出现腰背疼痛、骨折、身材畸形等症状时,需警惕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
疼痛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常常为腰背部及下肢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好转。
身高缩短、脊柱变形
身高较年轻时下降超过 4 cm,可伴驼背。
呼吸功能受限
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脊柱后凸、胸廓畸形,可出现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后果,骨折可导致老年人死亡、残疾和活动障碍的风险增加。
02
怎样知道是不是得了骨质疏松症?
一句话总结:
压一压、看一看、测一测、查一查、问一问。
压一压有没有腰背疼痛
压一压腰背部,感受下有没有酸胀疼痛。腰背部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表现,对于突发的,提重物、咳嗽后出现局限于腰背部疼痛或者长期慢性腰背痛要警惕骨质疏松症。
看一看有没有驼背
中年以上弯腰驼背,要特别小心骨质疏松。
测一测有没有身高变矮
如果测身高比年轻时下降3 cm以上,要做骨质疏松筛查。
查一查轻微外伤后的状态
轻微外伤后出现骨折的,特别是腰背部、大腿地方轻轻摔一跤就出现骨折的,要小心是不是骨质疏松症。
问一问父母是不是轻微外伤后出现骨折
如果父母出现过轻微外力下骨折的,子女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可以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筛查有没有骨质疏松症。
03
诊断骨质疏松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句话总结:
骨密度检查、抽血或留尿检查、胸腰椎X线检查、其他。
骨密度检查
这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常用的方法,通常使用一种名为双能 X线骨密度仪的仪器测定骨密度,必要时可能还需做半定量CT检查以评估骨密度的情况,然后根据结果来判断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骨密度不低,或未检查骨密度,但如果有过轻微外伤或无外伤下出现骨折,如低于身高的坠落、跌倒时发生骨折,我们称为脆性骨折,这样也可以说是患了骨质疏松症。
抽血或留尿检查
初次就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要筛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 D以及骨转换指标。
胸腰椎X线检查
主要用于了解是否存在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及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所需的其他检查
帮助鉴别骨质疏松是否由其他疾病引起。
04
一天中什么时间补钙和维生素D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效果最佳?
一句话总结:
不同种类的钙片或钙制剂吸收率不尽相同,服用最佳时间也有所不同。
无机钙
人体对无机钙吸收率较低,尤其是碳酸钙,在胃酸的酸性环境下,可以促进碳酸钙解离,从而有利于钙的吸收。而在餐时至餐后30分钟内胃酸的分泌明显增加,因此,在这个时候服用钙片吸收效果比较好。
有机钙
有机钙不需要胃酸就可以解离,因而其吸收与进餐时间无关。对于胃酸较低的人,如患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或吃抗胃酸药物的人,更适合服用有机钙。
05
骨质疏松患者适合吃哪些食物?
一句话总结:
以高钙、富含维生素D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同时摄入低盐的食物。
适量蛋白食物
蛋白质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应适量增加瘦肉、鱼类、蛋类及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量。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减少钙的流失。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富含脂肪的野生海鱼,但这些食物获得比较困难。
高钙食物
钙也是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豆腐、豆干等豆制品,以及深绿叶的蔬菜。
避免高钠饮食
避免含钠比较高的食物,如很咸的食物、添加味精较多的食物,因为钠盐含量高的饮食会促进钙从尿中排泄。
THE END
来源:整理自《中国骨质疏松专家意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