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我国首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策略专家共识》发布(附共识原文下载)

2019-11-05作者:肿瘤小编会议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2019年11月2日,我国首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策略专家共识(2019)》全国发布会在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省抗癌协会、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联合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郞锦义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卢泰祥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本次发布会由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徐珂教授主持,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冯梅教授担任大会讲者。云南省癌症中心/云南省肿瘤医院秦继勇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石梅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席许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易俊林教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小东教授应邀出席本次会议。

图片4.png

       会议伊始,郎锦义教授首先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本部共识的意义,并对参与本部共识撰写的专家表示了感谢。随后,发布仪式正式开始。冯梅教授从RTOM(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概述、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四个方面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策略专家共识(2019)》进行了深入解读,她指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症状随照射剂量递增而加重,可导致患者口、咽部疼痛,进食困难,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与此同时,病原体通过破损的黏膜屏障进入体内,向全身扩散,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危害。严重的口腔黏膜炎可使放疗中断,影响肿瘤治疗的效果。最后,冯梅教授着重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并指出可以采用保持口腔清洁、戒烟戒酒等非药物方式,或者非甾体抗炎药、预防性抗生素、中药等药物性手段进行预防。

图片2.png

       专家面对面环节中,秦继勇教授、席许平教授分别就如何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享了临床经验,并强调患者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多种因素可影响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治疗效果,在放疗前进行口腔黏膜炎的预防至关重要。

       谈到如何合理选择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措施这一问题,易俊林教授指出,激素主要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抗生素只能解决感染问题而不能治疗口腔黏膜炎,漱口或使用修复剂、中成药等可以缓解口腔黏膜炎。朱小东教授则强调,要从减轻患者痛苦的角度出发,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图片1.png

       最后,卢泰祥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以前只有治、没有防,现在则要做好放射剂量限制与物理保护,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专家组将会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策略专家共识(2019)》进行不断的更新、完善。

图片3.png

       11月2日13点30分,本次会议圆满结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策略专家共识(2019)》的发布为广大临床医师预防和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改善RTOM患者生活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