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如何识别盐敏感性高血压?

2024-01-0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作者: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李玉明 


领心行动——心血管云问答

领心行动——心血管云问答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学论坛报共同联合打造的精品专栏,每月邀请多位学会专家对来自临床一线医生的问题进行精心解答!



心血管云问答

层高血压患者中,如何识别盐敏感性高血压?



李玉明教授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图片


盐(氯化钠)是高血压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在我国北方,高血压患者中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检出率为58%。血压的盐敏感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盐敏感性的判定需要采用急性盐负荷试验或慢性盐负荷试验,这两种方法,操作步骤均相对繁琐,在临床不易实施。在基层更是难度大。但是,在基层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临床特征来初步识别盐敏感性高血压:(1)盐负荷后血压明显升高,而在给予低盐饮食、限制盐的摄入量或利尿缩容后血压可显著降低;(2)血压的昼夜差值缩小、夜间谷变浅。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性发生改变,呈典型的“非杓型”变化;(3)靶器官损害出现早,盐敏感性高血压更易出现血管、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且进展较快,程度更严重;(4)血压的应激反应增强;(5)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胰岛素抵抗表现等,血压控制难度大。在2型糖尿病和(或)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无论其肾功能如何,血压的盐敏感性均增强。


盐对老年人的血压影响更大。这是因为(1)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僵硬度增高,老年人对于容量的调控能力下降,在吃盐之后,血压容易引起比较大的波动;(2)随着年龄增长,盐敏感性也逐渐增强,老年人在吃盐后,血压升高的幅度更大。(3)如果白天摄入了过多的食盐,却不能有效地排出,就只能是在夜间升高系统血压排钠,造成夜间高血压。夜间高血压更容易造成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因此,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更要注意减少盐的摄入。


版权说明: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申请授权


李玉明教授简介
图片

          李玉明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副院长;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常委、高血压学组组长;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副总编;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内科分会 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总干事;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 委员;

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高血压中心 主任;

天津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名誉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 副会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常务副会长;

FACC;FESC


长年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进行盐敏感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等基础、临床、人群防治研究。承担多项国自然基金课题和国家、省部级课题。发表多篇SCI文章。






END


领心行动.jpg点击图片,查看更多专题内容





好文推荐


原来房室分离长这样,两份图对比着看......


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如何应用于慢性心衰的治疗及患者


如果患者出现血栓,利伐沙班剂量如何定?


慢阻肺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围手术期如何应用?


用心学病例 | 43岁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为何最终选择心脏移植?


心脏上趴着一只章鱼?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