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tDNA在评估转移性结直肠癌复发部位中的价值

2024-03-21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引言

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根治性手术能够带来显著的生存延长,在前几期内容中我们提到,术后复发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复发后局部治疗能带来生存延长可能,此外,不同复发部位实际上也和预后密切相关。


目前ctDNA检测已经被众多研究证实是mCRC的重要预后标记物,但是ctDNA的检测时间和水平与复发部位到底有无关系仍然缺乏研究。不同复发部位的ctDNA含量可能不同,比如,腹膜转移产生的ctDNA检出率可能较低。


基于此,芝加哥医学中心的学者进行了本项研究,旨在评估ctDNA检测在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转移部位中的价值。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1/2019 – 9/30/2022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包括腹膜转移 (CC0-1 CRS),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入组标准为,接受了术后3月内和3月后的动态tumor-informed ctDNA检测,至少随访超过6个月。术后每隔3个月进行1次至术后一年,如果持续呈阴性则停止。ctDNA阳性根据至少两个肿瘤特异性突变进行分类,并报告ctDNA浓度(MTM/ml)。复发定义为术后监测中出现影像学或者腹腔镜探查发现肿瘤复发。复发部位在仅单独涉及腹膜表面或肿瘤床时称为腹膜,远处复发指涉及远处淋巴结、内脏实质器官、肌肉或中轴骨时,不管有没有腹膜受累。


研究结果


研究纳入31名患者,在根治切除后进行了连续的ctDNA检测。在这个队列中,大多数肿瘤起源于左半结肠(54.8%),中分化(90.3%),非黏液腺癌(80.6%)。根治手术包括腹膜转移的CRS(71.0%)、远处淋巴结转移切除(9.7%)和肝转移切除(19.3%)。26例(83.4%)发生复发,其中8例仅腹膜复发,18例远处复发(图1)。



手术后3个月内,8名仅腹膜复发患者中有2例(25.0%)的ctDNA呈阳性,而18名远处复发患者中有17例的ctDNA结果呈阳性(94.4%,P<0.001)。其余6例仅腹膜复发的患者和1例远处复发的患者在3个月后转为ctDNA阳性。因此,在这组26例复发患者中,ctDNA对复发检测都100%敏感。相比之下,CEA (>3.4 ng/ml )总体敏感性较低(53.8%,表2)。五例未复发患者的ctDNA持续阴性,代表100%的特异性。



仅腹膜复发患者在ctDNA检测和明确复发诊断之间的中位时间为9周(IQR 3-23),远处复发患者为9周(IQR 5-39,P=0.74)。仅腹膜复发患者的ctDNA水平明显低于远处复发的患者(中位数0.4 MTM/ml,IQR 0.1-0.8 vs. 5.5 MTM/ml,IQR 0.8-33.3,P=0.004)。在远处复发组中,ctDNA水平中位数如下:五名仅淋巴结复发患者为0.9 MTM/ml,两名仅肺复发患者为1.6 MTM/ml,五名仅肝复发患者为8.5 MTM/ml,其余多器官复发患者为86.4 MTM/ml。


术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9.3个月。这段时间内,ctDNA持续阴性(-/-)比ctDNA阴转阳(-/+)或ctDNA基线阳性(+或+/-)的患者相比有更长的RFS(NR vs9.3个月vs5.4月,P<0.001;图2)。



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3个月ctDNA阳性对比ctDNA阴转阳,并不是影响RFS的独立因素(HR 1.9,P=0.11,表3)。而KRAS(HR 3.5,P=0.02)和BRAF(HR 7.0,P=0.02)突变与较短的RFS有关。



研究讨论


在本项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仅腹膜复发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后转化为ctDNA阳性,与远处复发相比,ctDNA水平较低。ctDNA检测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复发部位之间观察到差异,可能与不同器官的血管结构有关。血腹膜屏障的存在可能会阻碍ctDNA的全身释放,相比之下,肝窦血管上皮结构不连续,骨骼和肌肉具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因此这些部位的转移更容易促进肿瘤DNA释放到全身循环。这可能是仅腹膜转移中ctDNA检测延迟和水平较低的原因。


Tie等人的研究也发现,与远处复发相比,ctDNA在预测局部(包括腹膜)复发方面的敏感性较低。此外,从数字上看,更高的ctDNA水平与肿瘤负荷增加有关。


团队既往研究发现,在CRS-HIPEC治疗CRC和高级阑尾癌的腹膜转移后,不断上升的ctDNA水平对检测疾病复发、腹膜或内脏复发具有很高的敏感性(85%)。本研究仅限于mCRC患者,同样证实了之前的研究结果。


此外,与CEA相比,ctDNA对复发部位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CEA在检测腹膜复发方面不如远处复发敏感,进一步强调了ctDNA在复发亚组分析中的价值。


在多因素分析中,KRAS和BRAF突变和较短的RFS相关,但是ctDNA阴转阳的患者和3月内ctDNA阳性的患者之间没有观察到显著的生存差异,这表明两组患者的复发风险都相对较高。

这些结果提示,可能需要将ctDNA检测延长到术后三个月后,特别是对于在三个月后转换为ctDNA阳性的患者,这通常表明仅腹膜复发。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腹膜转移ctDNA检测的最佳时间和频率。


总结

在本项基于tumor-informed ctDNA检测的回顾研究中发现,根治切除后不同复发部位的mCRC患者的ctDNA检测时间和水平存在差异。所有复发的患者均可检测到ctDNA,大多数远处复发患者在手术后三个月内即可检测到ctDNA阳性,而大多数仅腹膜复发患者会在三个月后转换为ctDNA阳性。与其他远处转移相比,仅腹膜转移患者在复发时与较低的ctDNA水平有关。这些发现强调了基于tumor-informed ctDNA检测对于不同部位术后复发风险分层的价值,并支持将ctDNA检测纳入临床实践的可能性。


来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