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从临床病例看 | 儿童放线菌肺炎的诊治要点

2021-01-24作者:壹声经验
呼吸感染其他非原创

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黄美霞 叶贝 姜源 唐兰芳 陈志敏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儿童肺放线菌病更为少见,主要由以色列放线菌感染引起,该菌存在于正常人口腔、龋齿、胃肠道、泌尿生殖道中,引起发病原因多与腔道黏膜屏障破坏有关。


肺放线菌病多发生在肺上叶,肺内肉芽肿形成或者化脓病灶,常可侵犯胸膜,内有支气管充气征,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常缺乏特异性,极易被误诊及漏诊。


该病文献报道中大部分为成人,儿童病例较少,现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19年12月收治的1例肺放线菌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治经过进行总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病例


患儿 男,12岁6月龄,因“嗽伴胸痛20 d余”于2019年1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患儿20 d余前出现咳嗽,阵发性连咳,每次4~5声,咳黄黏痰,病初有发热,体温38.1 ℃,伴有右侧胸痛,咳剧时明显,且出现1次痰中见血丝,无盗汗,无消瘦。


当地医院住院2次,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7 d,患儿热退,但仍有咳嗽、胸痛,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炎性病变,左肺下叶少许纤维灶。


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右肺中叶开口处可见少许陈旧性血迹,右中叶内侧段有痰栓堵塞,黏膜充血水肿,灌洗液提示结核杆菌DNA阳性。


结核病专科医院住院,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实变,不除外空洞形成;再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右中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未见新生物,灌洗液结核涂片及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核菌素试验均阴性,肺结核依据不足,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抗感染4 d,胸痛减轻,仍有咳嗽,为进一步治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入院查体:体温36.1 ℃,呼吸28次/min,心率92次/min,血压110/65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35 kg,有龋齿,呼吸平稳,两肺呼吸音对称,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白细胞计数6.9×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47,C反应蛋白1.96 mg/L。红细胞沉降率为25 mm/1 h,降钙素原0.048 mg/L,肿瘤标志物均阴性,肺炎支原体RNA及IgM抗体均阴性,结核菌涂片阴性。


胸部增强CT提示右肺中叶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其内可见一不规则囊状透亮影;治疗8周后当地医院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病变较前明显缩小(图1)。


微信图片_20210122104812.png


肺泡灌洗液病原微生物基因测序(pathogen metagene sequencing,PMseq)报告(华大基因):检测出放线菌属(检出序列数222),格雷文尼放线菌(检出序列数185)。


肺泡灌洗液标本均从灌洗部位直接留取送检,使用防污染毛刷,减少口咽部微生物的污染。检出序列数指在属或种水平上检测到的该微生物的严格比对的序列数目。


治疗经过:患儿入院后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抗感染及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2周,并行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1次,入院1周患儿胸痛基本消失,咳嗽好转。


出院后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口服6周,随访期间患儿无发热、咳嗽及胸痛表现,胸部影像学提示病变已明显吸收好转,截至2020年4月仍在随访中。


肺放线菌病


以“儿童”或“小儿”和“肺放线菌病”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以“pulmonary”或“thoracic”和“actinomycosis”和“pediatric”或“children”或“child”为关键词在PubMed上检索1975年1月至2020年1月的文献,未查阅到相关中文文献,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外文文献8篇,共报道了62例的放线菌病患儿(男39例、女23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7月龄。


30例以发现胸壁肿物为主要表现(余32例在文献中未提及有累及胸壁),26例患儿表现为体重明显下降,24例患儿表现为疼痛(包括胸部、背部、肩部或者腋下),有咳嗽和发热表现的患儿分别为23例和25例,8例患儿因胸壁感染经窦道延伸至肺部,5例患儿有咯血表现。


包含本例共63例病例中有19例患儿合龋齿,3例有胸部外伤史,2例合并有肺异物,1例合并肺结核,1例合并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所有病例均有胸部影像学检查,但仅31例进行了胸部CT检查,均表现为局限在某一肺叶的密度增高影,并无特异性。只有2例患儿进行了胸部磁共振成像检查。


包含本例共63例肺放线菌病患儿中,有20例经微创检查(细针穿刺、切开引流、胸腔穿刺)明确病原,18例患儿进行了开胸肺活检,7例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7例患儿因诊断不明且为进一步治疗接受了开胸手术切除病灶,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培养出放线菌。培养结果阳性的病例中大部分为以色列放线菌。


自1975年有病例报道以来,青霉素是治疗肺放线菌病的最常用的抗菌药物。文献中62例患儿中有51例接受了青霉素治疗,其他治疗药物还包括替卡西林、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和头孢菌素。


3例因对青霉素过敏,选用克林霉素、多西环素或红霉素作为替代药物。1例病例异物取出后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有5例未提及治疗方案,2例对治疗方案无具体说明。


对有讨论疗程的44例病例进行总结,平均疗程为5.9个月。所有报道病例中仅1例4岁患儿死于并发症。


讨论


放线菌病是一种罕见的细菌感染,放线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菌,因有分支状细丝并盘绕成团而得名,其中以色列放线菌最常见。


肺放线菌病主要由口咽部及胃肠道分泌物吸入呼吸道所致,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以40~50岁常见,儿童罕见,男女比例为2∶1~4∶1,易感因素有龋齿、口腔卫生不良、酗酒、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已报道的63例患儿(包括本例)也以男性多见,且有30%患儿有龋齿,可见龋齿或口腔卫生不良是引起儿童肺放线菌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放线菌首先引起支气管病变,再侵入肺实质,亦可由食管病变向纵隔蔓延,或腹部感染如放线菌病穿过膈肌累及胸膜和肺,在肺部引起化脓性肺炎。还可由肺实质病变叶间隙、胸膜侵犯胸壁、肋骨;或由皮肤放线菌感染胸壁组织,形成窦道侵入肺内。


有报道称放线菌病主要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发生,63例患儿中除1例患儿有糖尿病病史外,其他病例无其他影响免疫功能的基础疾病。


肺放线菌病的患儿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常见的有发热、咳嗽、体重下降、疼痛(包括胸部、背部、肩部及腋窝)、咯血等,与文献检索相符,但文献中有近50%的患儿就诊时的主诉为“发现胸壁肿块”,同时合并有以上临床表现,可能与该病起病隐匿有关。


该病胸部影像学表现亦不典型,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肺脓肿、肺癌等。


文献复习62例患儿中有1例合并有肺结核,本例患儿曾在当地检查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DNA阳性,亦需警惕,但该患儿无结核患者接触史,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肺泡灌洗液PMseq未检测出结核杆菌,经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有效,随访期间无复发,结核依据不足,仍需继续随访观察。


肺放线菌感染容易形成肺脓肿或脓胸,且经胸壁形成瘘管,当患者胸壁瘘管排出含有黄色颗粒的脓液或痰液中发现“硫黄颗粒”,对放线菌病的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胸部影像学检查特征性表现为空洞-悬浮气泡征,亦有利于肺放线菌病与肺炎、肺癌的鉴别。


放线菌培养困难,阳性率极低,文献检索中病例均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包括经支气管镜或者超声、CT引导下穿刺活检,甚至手术切除等外科手段,因此获得阳性病理标本是诊断的关键。


本例患儿是通过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的PMseq明确,这也是首例通过宏基因测序检测到放线菌,对肺放线菌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安全快速的途径。


该病预后良好,治疗药物主要是含β-内酰胺酶的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目前暂无有效数据可以提供抗菌药物治疗的最佳疗效,大多数专家建议静脉滴注青霉素2~6周,然后改为口服序贯治疗6~12个月。


本例患儿总疗程8周,停药2个月后临床无复发表现,且影像学复查病灶已基本吸收,这可能与对该患儿的早诊断、早治疗相关。


随着临床医师对儿童肺放线菌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该病的预后至关重要。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的PMseq对于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诊断性穿刺或外科手术,减少对患儿身心的影响。


对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无效的患儿,应尽早进行外科治疗。对于术后确诊的肺放线菌病患儿,为避免复发或并发症,诊治时需要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