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估与治疗 | 血液透析专题

2025-09-11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微信图片_20250825131025_44_418.jpg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作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孟赢 


随着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数量持续增长。营养不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不仅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与高住院率和死亡率紧密相关。基层临床医生掌握其规范化评估与治疗策略,是提升患者长期管理水平、改善预后的关键。


一、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现状与危害


在血液透析患者群体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20%~50%。其可降低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减少肌肉质量,导致体力和活动耐力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延缓伤口愈合过程,进而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医疗负担;此外,还可能引起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早发现营养不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二、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1. 营养摄入不足

(1)胃肠道功能紊乱:尿毒症毒素蓄积引发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影响进食。长期透析还可能导致胃肠道黏膜萎缩、消化酶活性降低,加重消化吸收障碍。

(2)饮食限制不当:为控制血钾、血磷等指标,患者常过度限制饮食,导致蛋白质、热量及其他营养素摄入不足。

(3)口腔问题:牙齿缺失、牙周病等影响咀嚼和吞咽,导致进食减少。


2. 营养丢失增加

(1)透析相关丢失:血液透析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通过透析膜丢失,每次约蛋白质丢失 5-15 克,长期累积影响显著。

(2)其他途径丢失:胃肠道失血、蛋白尿等情况,导致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额外丢失。


3. 代谢异常

(1)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患者常伴代谢性酸中毒,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抑制合成,导致负氮平衡。

(2)内分泌紊乱: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等激素水平失调,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阻碍合成,增加分解。

(3)微炎症状态: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炎症因子促进肌肉蛋白分解,抑制食欲,且营养不良会加重微炎症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4. 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更易发生营养不良。

(2)心理因素:长期患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抑郁情绪等,导致食欲减退,影响营养摄入。

(3)经济因素:部分患者因经济困难,无法保证充足营养供给。


三、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


1. 人体测量学指标


(1)体重与体重指数(BMI):短期内体重下降超 5%,或 6 个月内下降超 10%,提示营养不良风险。BMI = 体重(kg)/ 身高 ²(m²),血液透析患者 BMI 应维持在 18.5~23.9kg/m²,低于 18.5kg/m² 提示营养不良。


(2)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反映机体脂肪储备。测量上臂背侧中点处皮褶厚度,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参考值的 60% 提示严重营养不良。


(3)上臂肌围(AMC):评估肌肉量,公式为 AMC = 上臂中点周长(cm)-3.14×TSF(cm)。低于正常参考值的 90%,提示肌肉量减少,可能存在营养不良。


2. 生化指标


(1)血清白蛋白(Alb):常用评估指标,低于 35g/L 提示可能营养不良,但受炎症、肝脏合成功能等影响,单独使用特异性有限。


(2)前白蛋白(PA):半衰期约 2 天,能敏感反映近期营养状况变化,低于 300mg/L 提示营养不良。


(3)转铁蛋白(TRF):反映体内铁储备和蛋白质营养状况,低于 2.0g/L 提示营养不良。


(4)血红蛋白(Hb):贫血与营养不良常并存,血液透析患者 Hb 应维持在 110~130g/L,其水平降低可能是营养不良表现之一。


(5)血脂:总胆固醇(TC)低于 3.5mmol/L,甘油三酯(TG)低于 1.0mmol/L,提示可能存在营养不良。


3. 饮食摄入评估


询问患者每日食物种类、摄入量、进食频率等,采用 24 小时饮食回顾法或食物频率问卷评估。血液透析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 1.2~1.4g/kg,热量摄入为 30~35kcal/kg。若长期低于推荐量,提示营养不良风险。


4.主观全面评定法(SGA)


通过询问饮食摄入、体重变化、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及身体功能状态(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等),综合评估营养状况,分为 A(营养良好)、B(轻 - 中度营养不良)、C(重度营养不良)三个等级,具有简单、易行、实用性强的优点。


四、营养不良的治疗策略


1. 优化透析方案


(1)充分透析:通过增加透析频率、延长时间或采用高通量透析等方式,提高毒素清除效率,减轻尿毒症毒素对胃肠道的刺激,改善食欲,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建议每周透析不少于 12 小时,尿素清除指数(Kt/V)达 1.2 以上。


(2)选择合适透析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可减少炎症反应,降低营养物质丢失。高通量透析器能更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改善微炎症状态,利于营养状况恢复。


2. 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


(1)蛋白质摄入: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占总蛋白摄入量 50% 以上,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等。每日摄入量应达 1.2~1.4g/kg,如 60kg 患者每天需 72~84g。


(2)热量摄入: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每日 30-35kcal/kg。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橄榄油、鱼油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3)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补充:易缺乏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叶酸、C等)和微量元素(铁、锌、硒等),可适当补充复合制剂,但需避免过量(如维生素 C 过量可能导致草酸盐结石)。


(4)口服营养补充剂(ONS):饮食摄入不足者,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应包含多种营养素且符合低磷、低钾等透析患者需求,可在两餐之间或餐后服用。


3. 纠正代谢紊乱


(1)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补充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使血清碳酸氢根维持在 22~26mmol/L,减少蛋白质分解。


(2)控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通过监测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合理使用活性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钙剂、磷结合剂等,将 PTH 控制在 150-300pg/ml,改善营养状况。


(3)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控制血糖、合理运动、调整饮食结构等改善,必要时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注意调整剂量避免低血糖。


4. 并发症治疗


(1)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预防感染发生。


(2)治疗心血管疾病: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等危险因素,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营养摄入和利用能力。


(3)改善贫血:补充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使 Hb 维持在目标范围,提高生活质量和营养状态。



5.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1)心理支持:关注心理健康,及时干预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咨询等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治疗态度,提高饮食治疗依从性。



(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相关知识和营养治疗重要性,指导正确选择食物、安排饮食,定期举办讲座、发放资料,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五、长期管理与随访


1.定期评估:每月测量体重、BMI、TSF、AMC 等人体测量学指标;每 3 个月检测血清 Alb、PA、TRF、Hb、血脂等生化指标;每 6 个月进行一次 SGA 评估。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2.调整治疗方案:根据营养状况变化,适时调整透析方案、饮食计划、营养补充剂使用及药物治疗等。如血清 Alb 持续偏低,可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或调整 ONS 剂量;出现高钾或高磷血症,及时调整饮食并加强透析清除。



3.随访与指导:建立完善随访制度,定期电话随访或门诊复诊,了解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等情况,及时指导帮助,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小结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营养不良原因包括营养摄入不足、丢失增加、代谢异常及年龄、心理、经济等因素。运用人体测量学指标、生化指标、饮食摄入评估和 SGA 等方法综合评估。治疗策略包括优化透析方案、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纠正代谢紊乱、治疗并发症及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需定期评估、调整方案,确保能够接受有效的治疗。


作者简介

周孟赢简介.png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您的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您的需求,提升文章内容质量,现诚邀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每一条反馈都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完成问卷仅需几分钟时间,参与即有机会赢取丰厚奖品

点击填写问卷调研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