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晚期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如不妥善治疗,心衰患者在出院后2~3月内再次住院率高达三成,使患者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据统计,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与焦虑障碍的发病率为40.1%,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越来越多的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有心理问题,心力衰竭与心理问题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那我们该如何管理这部分心衰患者呢?
对于所有的心衰患者完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及焦虑抑郁评分,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还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筛查,能够对合并有心理问题的心衰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同时联合心理科医师共同参与管理,帮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
心衰患者特别是刚刚知晓病情的患者,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和治疗花费等因素,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医护人员要对心衰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详细讲解心衰的医学知识。如心衰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等,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对所患疾病有个初步了解,从而正确指导患者的治疗、用药、饮食、运动等。
医护人员要经常听取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意见和要求,医患之间共同参与疾病的治疗与管理,心衰患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学会自我管理及坚持定期随访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甚至部分患者是可以逆转的。严格的自我管理是所有慢性病治疗的基础,只要好好管理,病情就没有那么容易反复。同时保持良好心态的,正常的社交活动和适宜的运动可以帮助疾病的康复。
患者家庭成员也应了解心衰的疾病知识,以便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改变居住环境,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帮助患者树立起坚持治疗疾病的信心,引导家庭成员给予心衰患者心理支持。心衰患者应积极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增添生活情趣,同时可参加医院组建的心衰俱乐部项目,以方便心衰患友之间及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心衰患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
对于心衰合并焦虑症、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尚无明确指南推荐,目前建议症状持续但不严重者,心理指导为主;症状严重且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则需药物治疗,通过药物干预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具体选择哪些药物需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来源: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