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上回说到碳青霉烯酶是常见的3种β-内酰胺酶之一,那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定义是什么呢?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是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或多利培南任何一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利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4 mg/L,或厄他培南MIC≥2 mg/L],或者证实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
需要说明的是,原先所指的肠杆菌科现已升格为肠杆菌目,包括7个科。天然对亚胺培南非敏感的细菌(摩根菌、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归到摩根菌科,沙雷菌属归属于耶尔森菌科。
CRE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包括产碳青霉烯酶、高产AmpC酶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合并外膜孔蛋白缺失和(或)外排泵高表达,其中又以产碳青霉烯酶最为重要,因其编码基因大都位于可转移元件如质粒或转座子上,可在不同菌种菌属间相互传播。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包括KPC(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s)、NDM(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IMP(imipenemase metallo-β-lactamase)、VIM(verona integron-encoded metallo-β-lactamase)和OXA-48(oxacillinase-48-type carbapenemases)。
KPC属于A类酶(丝氨酸碳青霉烯酶),是全球肠杆菌科细菌尤其肺炎克雷伯菌中流行最广泛的碳青霉烯酶,以KPC-2、KPC-3最常见,我国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产KPC-2比例超过70%,KPC-2、KPC-3的活性能被阿维巴坦、法硼巴坦、雷利巴坦等新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灭活或抑制。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大都属于CC258克隆复合群,包括ST258、ST11等,在我国主要是ST11。
NDM是肠杆菌科细菌中最常见的金属酶,主要见于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我国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产NDM比例超过70%,以NDM-1/5为主。金属酶不水解氨曲南,药敏结果氨曲南敏感,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多耐药,往往提示产金属酶,其活性不能被阿维巴坦、法硼巴坦、雷利巴坦灭活或抑制。
OXA-48类酶(OXA-48、OXA-232、OXA-181)属于D类酶(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常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只水解青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不水解超广谱头孢菌素类,常表现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低水平耐药,而三代、四代头孢菌素敏感,其酶活性能被阿维巴坦抑制,但不能被法硼巴坦、雷利巴坦抑制。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1,101(36) : 2850-286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