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例肝践影——肝癌治疗临床实践交流项目”南区多城市论坛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程树群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晓黎教授担任主持。来自多个地区和学科的专家齐聚线上,利用多学科协作平台,总结肝癌临床诊疗经验,多角度探讨肝癌综合性全程管理。
患者为54岁男性,体检B超提示肝实质性占位,AFP 350 ng/ml,诊断为肝右后叶原发性肝癌(Ⅰa期),病灶直径约2 cm。行肝右前叶肝癌切除术(V段),病理提示肝右前叶肝细胞癌,Ⅲ级。术后3个月复查MRI发现肝左外叶复发灶,行TACE治疗。随后复查MR提示肝右前叶新发灶,再次介入治疗后肝右前叶碘油沉积。3个月后复查提示肝右前叶新发灶较前相仿,后行射频消融术。5个月后复查提示肝内多发新发病灶,AFP 46330.22 ng/ml,肿瘤分期Ⅱb期。随后接受TACE治疗,并开始口服索拉非尼。4年间多次复查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病灶未见强化,4年后复查提示肝内新发病灶,接受TACE治疗及二线瑞戈非尼治疗,定期复查提示病灶较前相仿,病情稳定。该患者肝癌综合治疗全程OS 7年余,TACE+NS序贯治疗(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获益近81个月。
一例55岁男性,诊断肝癌后行肝癌切除术。术后5个月复查MRI提示肝左外叶及右前叶复发灶,行微波消融治疗。两年后复查MRI提示肝左叶复发病灶,行手术切除。1年后肝右前叶下段病灶右旁新发发灶,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术。1年后再次复发,行肝Ⅶ段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肝细胞癌,MVI风险分级M1(低危组)。半年后复查再次发现肝内多发新发病灶,开始TACE+索拉非尼。2个月后肝右后叶复查发现复发灶,随后行TACE+瑞戈非尼。半年后复查提示肝右后叶病灶增大、新发病灶,再次接受TACE治疗,并继续口服瑞戈非尼。该例患者肝癌综合治疗全程OS 6年余,TACE+NS序贯治疗获益近12个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辛海光教授点评,肝癌术后复发患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对于此类不可手术患者,系统治疗是基础,但局部治疗通过减轻肿瘤负荷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临床中对于接受靶向、免疫治疗的患者,局部治疗的频率仍有待探索,如何在保证患者肝功能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治疗是未来研究的课题。此外,药物的价格和可及性也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索拉非尼、瑞戈非尼已被纳入医保,能够让更多肝癌患者获益。
肝癌患者确诊时多属于晚期,外科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但随着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的进展,肝癌患者拥有更多治疗选择,肝癌治疗逐渐成为多学科综合治疗。作为外科医生,周教授提出了三点有关肝癌治疗发展的困惑。首先,药物治疗的快速发展,肝癌治疗效果将进一步提升,肝癌患者可能实现长期带瘤生存,未来手术治疗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其次,尽管靶向和免疫治疗不断延长着肝癌患者的生存,但不良反应仍是临床系统治疗的瓶颈,未来是否能够进一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让更多患者接受足量、有效的治疗。最后,药物的费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肝癌患者,但随着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药物进入医保,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经济问题,未来期待能有更多的政策进一步惠及肝癌患者。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王金波教授点评,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进展,肝癌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遵循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下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是未来研究的方向。靶向治疗将肝癌患者的ORR不断提高,但我们也不应盲目追崇数据,临床实践中仍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遵循指南,选择更为合适的联合治疗方案。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大家对不同的肝癌患者人群进行精准化治疗。
介入科接触的肝癌患者多属于中晚期,在保护肝功能的前提上进行联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策略。靶向药物与局部治疗联合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的管理尤为关键。临床中,需要降低局部治疗的频率来保护患者肝功能,并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调整靶向药物的剂量。在不断有新药物问世的今天,如何进行肝癌治疗的排兵布阵是一个热点话题。药物治疗的次序会对患者预后产生重要影响,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和经济状况合理选择一、二线药物,开展MDT进行多学科讨论,采用肝癌全程管理模式,为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本文由王金波教授、辛海光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