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主办的2023 ESMO年会正在西班牙马德里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当地时间10月21日14:50-14:55,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在下消化道肿瘤简短口头报告专场作了题为“TRICE研究: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IRI对比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治疗RAS野生型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汇报。
“2023 ESMO中国医学论坛报学术联播”有幸在大会现场对陈功教授进行了专访,关于研究开展所带来的临床意义、结直肠癌领域关注的内容、本次大会关注的研究等问题,陈功教授给出了真诚回答。现将采访内容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陈功教授在大会现场发表口头报告
陈功教授接受中国医学论坛报采访
您认为这项研究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策略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陈功教授:此次ESMO年会我作为研究者之一代表我们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李宇红教授对TRICE研究进行了汇报。
TRICE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目前结直肠癌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即仅有肝转移且为初始不可切除肝转移(包括技术上不可切除、技术上可切除但转移灶数目超过5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这部分患者,目前我们常用的转化治疗手段是化疗联合靶向。如果患者为野生型,并且原发灶在左半结肠,一般推荐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进行治疗,但仍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即临床上到底哪种化疗方案更适合患者,是两药方案(FOLFOX方案)还是三药方案(FOLFOXIRI方案)?
TRICE研究针对此问题进行设计,旨在明确在既往未经治疗、初始不可切除的RAS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IRI方案较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是否能进一步提高疗效。这是目前全世界第二个这样设计的临床研究。TRICE研究最后证明在西妥昔单抗的基础上没有必要进行三药联合,原因如下。
①三药方案相较于两药方案没有提高疗效。TRICE研究结果示,主要终点客观缓解率(ORR)在三药联合组并没有提高(ORR:三药组84.7%对两药组 79.7%,OR=0.71,95%CI:0.3~1.67,p=0.43),最初预期的ORR从60%提高到80%的研究假说并未得到证实,为阴性研究;②两组R0切除率均为51.4%,三药组没有改善R0切除率;③无进展生存(PFS)期没有得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善(PFS期:三药组13.4个月对两药组11.7个月,p=0.13)。
虽然三药方案组患者的肿瘤退缩确实有一个轻度的增加,但是考虑到毒性的影响,三药组对比两药组的部分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高,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44.1%对27.0%;P=0.03)和腹泻(5.9%对0%;P=0.03)。总体权衡以后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三药联合。这与前年意大利的TRIPLETE研究基本是一样的结果,但该研究所使用的药物是帕尼单抗,且主要针对的是晚期结直肠癌,不仅包括肝转移患者,也包括非肝转移患者。
我想TRICE研究的结果对我们未来的临床实践还是有比较大影响的。目前对于既往未经治疗、初始不可切除的RAS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转化治疗,如果考虑强烈的方案,三药方案+西妥昔单抗作为3级推荐写进了CSCO的指南中。但我猜测明年这一推荐有可能因为TRICE研究结果发生改变。
您认为目前结直肠癌领域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您对未来领域内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陈功教授:因为我是一位外科医生,主要治疗的是初始的和根治性切除的结直肠癌,这部分我比较关注的是MRD即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以及围绕微小残留病灶来开展个性化辅助治疗、个性化术后复发监测。
对于局部进展期的结直肠癌目前讨论更多的是新辅助治疗,结肠癌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但在这个过程中,精准治疗同样拥有很大的价值。目前基本要求要在所有计划做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将MSI-H患者筛选出来,因为无论是结肠癌还是直肠癌MSI-H患者,都要在早期进行新辅助免疫治疗,而不是之前传统的新辅助化疗。尤其是对于治疗后可能影响到结直肠功能的患者,比如手术后切除肛门做造口的患者,临床上更主张进行新辅助免疫治疗。
当然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术前治疗也非常重要。在这一领域,当地时间10月21日下午进行的口头汇报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丁培荣教授报告的CONVERT研究关注的是能不能用单纯的化疗来取代传统的同步放化疗。该研究结果表明无高危因素(MRF-)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4周期CAPOX单纯新辅助化疗与标准术前同步放化疗相比,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及总生存均很相似,局部复发率也均低于4%;总体与北美PROSPECT研究发现相似,单纯化疗可以成为部分中低危险度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治疗新标准。
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涛教授团队的UNION研究关注的是能不能在标准的放化疗基础上增加免疫治疗进一步提高疗效。该研究结果表明短程放疗联合两程CAPOX化疗+2程PD-1单抗卡瑞丽珠单抗免疫治疗,相较标准长程同步放化疗,能显著提高pCR(39.8%对15.3%),为未来MSS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治疗探索了一种新模式。
因为要同时考虑到肛门功能和患者疗效,直肠癌的治疗显得更加重要和复杂。10月23下午的一个教育专场中,专门讨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
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我想今年最重要的话题还是基于精准诊断、精准医学的各种分子标签。从目前ESMO的报道来看,最重头的还是KRAS G12C突变型肠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即KRAS G12C的抑制剂和EGFR单抗联合(帕尼单抗或西妥昔单抗)的治疗。未来不管是HER2还是BRAF突变的精准靶向治疗都很重要。在晚期肠癌领域,由于基础研究方面和新型的治疗药物方面都没有大的突破,各种精准治疗仍然是小步往前走。
另外让我期待的结直肠癌领域的未来探索就是在化疗和靶向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今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去年比较多一些。
本次大会结直肠癌领域还公布了很多重磅研究,这其中有哪些研究令您印象深刻?
我认为目前还没结束的ESMO年会中值得大家关注的研究还有主席研讨会的LBA10,即CodeBreak 300研究,主要关于晚期结直肠癌的KRAS G12C,涉及的药物是sotorasib和帕尼单抗。
以及辅助治疗领域涉及阿司匹林的ASCOLT研究、MRD指引下的PEGASUS研究。PEGASUS研究是基于ct DNA检测在Ⅱ、Ⅲ期肠癌中进行做个性化辅助治疗检测的研究。
专家简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结直肠科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副秘书长
2015-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学术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2019年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结直肠癌专委会常委
CSCO结直肠癌指南专家组副组长、执笔人
CSCO全国胃肠道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肿瘤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转移性肝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肝转移分会副主任委员
读前沿进展,听中国强音,享国际视野。“2023ESMO年会中国医学论坛报学术联播”将持续关注大会动态,为大家带来大会最新内容,敬请期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