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笔记|呼吸康复患者教育

2021-06-04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呼吸康复


健康教育是通过健康信息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相关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过程。呼吸康复是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全面、有效的干预手段,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送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其中,教育是基础,运动是基石,最终目标是实现患者有效地自我管理。而教育、学习和自我管理是相互依赖的过程,是实现行为改变和最终增强健康所必需的要素。


健康教育的十二项原则

● 需求评估是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患者讨论学习目标,发现患者期望学习的内容,与患者互动,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并保持医患目标一致。

● 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的安全。

● 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 注意学习内容的有序和知识巩固。

● 实践。

● 让学习者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体。

● 认知、情感和精神动力方面。

● 学习的即时性。

● 明确角色和角色培养。

● 团队合作:小组学习。

● 让学习者参与到正在进行的学习中。

● 问责制。

健康教育的形式

小组教育

定期组织患者集中授课,集体学习可以促进患者学习的积极性。


一对一教育

评估每个患者个体特征及需求后,针对性地制定特定教学计划,并付出行动。这个环节还可以设立答疑部分,患者有任何疑问可以提问并及时给出正确的解方法。


健康教育

手册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编制,适合任何年龄段及理解能力的可读性的教育手册。


网络推送

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或其他形式的网络推送,使患者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迅速收获知识。

健康教育的内容

● 疾病相关知识:明确所患疾病的名称,疾病的高危因素及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关系;明确常见检查与检验的名称,知道重要指标的意义,明确常用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等;了解常见的治疗方式。


● 用药指导:了解药物的种类、作用、医保类别;学会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服药时间、注意事项和吸入装置的使用;正视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并明确遵医行为的重要性,不能私自停药或改变剂量。


● 症状管理:介绍自我管理的含义以及意义,强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自我管理的获益所在。


● 运动相关知识:了解运动的意义,根据运动处方做出个体化运动计划,学会运动过程中的自我监测,并记录运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 情绪管理:了解焦虑、抑郁的定义,明确负性情绪的症状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自我情绪;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呼吸康复运动,享受家人的陪伴,严重的焦虑抑郁患者可以接受心理治疗。


● 营养知识:评估体质指数,了解健康饮食对患有呼吸疾病患者的重要性,认识到对自身疾病有潜在影响的饮食问题并进行自我管理,学会识别能够提高能量的食物。


● 气道清洁:认识感染的症状,痰液产生的原因,痰液的性状、颜色、量,学会扣背、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用力呼气技术(FET)、运用设备辅助排痰及雾化痰液溶解剂等技术。


● 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法。


● 急性发作的自救方式。


● 其他相关知识。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患者健康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行持续循环评估。评估应该在康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段进行。包括以下4个问题。

问题一:患者喜欢吗?

问题二:患者学会了吗?

问题三:患者使用了吗?

问题四:这项教学是否值得长期进行?



本文首发于呼吸道場公众号 该账号主体系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五部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