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MDT时代下肿瘤诊疗的思考与探索

2020-12-27作者:Medical Editor-G资讯
结直肠癌胸部肿瘤非原创

2020年9月12日,“2020年陕西省继续教育项目暨肿瘤MDT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相关多学科专家从云端为线上同道传递多瘤种领域诊疗规范与研究进展,共话临床实践经验和难点,共谋肿多学科团队(MDT)协作诊疗发展与进步方向。肿瘤科张红梅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本报采访了王化宁教授。本文整理会议内容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image.png


Q&A:抗肿瘤治疗与精神科药物间不良反应的规避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化宁教授从心理社会肿瘤学角度介绍了对肿瘤患者的全维度治疗和照护。根据既往相关统计大数据保守估计,我国的恶性肿瘤生存者在3000万人以上,但我们可能仅治疗了被认为“有治疗价值”患者中不到10%的人群,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单维度治疗;这意味着大部分肿瘤患者未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有效、全维度的治疗。且该现状普遍存在于国际社会中,这是令我们沮丧、遗憾和紧迫的。由此,国际心理社会肿瘤学会(IPOS)应运而生。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肿瘤临床实践生存指南》中提出了癌症患者全维度治疗的八大核心问题:焦虑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体能下降、乏力、免疫与感染、疼痛、睡眠障碍及性功能障碍。以肿瘤患者的疼痛干预为例,世界卫生组织(WHO)设计的三阶梯癌痛控制中,社会心理疗法被作为首要的基石性手段。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心理社会肿瘤学也将在肿瘤MDT诊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目前针对药物代谢酶的基因检测技术已很成熟,可用于精确指导安全用药。其二,肿瘤患者使用精神科药物应尽量小剂量、短疗程,通常也足以达到理想效果,同时最小化不良反应风险。


精准医学时代,MDT协作诊疗已成为肿瘤学领域的主流模式,也是必然趋势。唯有在MDT平台支持下,我们才能在肿瘤患者治疗全程提供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策略。同时,伴随医学发展,心理照护在肿瘤治疗中也日益被提升至新的重要高度。


本次会议学术内容全面覆盖了骨肉瘤、肝癌、肺癌、肠癌等多个常见瘤种的诊疗规范和前沿进展,更包含了MDT协作、心理社会肿瘤学等治疗理念的分享。期待西京医院肿瘤MDT专家以此为新的起点,今后更加紧密地携手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方案、带去更大的生存获益!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全方位的学术探讨,为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收获!


本文由王化宁教授审校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