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0年8月21日,由陕西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和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西医整合肿瘤系列论坛(三)—消化道肿瘤篇(唐都论坛)”线上会议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肿瘤科、放疗科、胸外科、病理科、中医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聚焦消化道肿瘤综合治疗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等展开探讨。本报采访了消化内科王新教授。本文整理会议内容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王新教授指出从病理科专家角度介绍了结直肠癌(CRC)、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胶质瘤、乳腺癌及软组织肿瘤等相关的分子病理学检测及其价值。CRC领域目前比较常用和成熟的检测指标主要为错配修复(MMR)/微卫星不稳定(MSI)、RAS(KRAS和NRAS)基因及BRAF V600E基因。其中MMR/MSI检测对Lynch综合征筛查、化疗药物选择(5-FU/伊立替康)、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敏感性预测等均有重要意义。RAS和BRAF V600E基因检测则对预后分层和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极具指导价值。
NSCLC领域,2020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的检测项目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ALK、ROS1、KRAS、BRAF V600E、NTRK、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MET、RET等传统靶点,并新增了MRT、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肿瘤突变负荷(TMB)。这些检测将为相应靶向治疗和PD-1/PD-L1单抗等免疫治疗提供精准用药依据。
此外,胶质瘤领域,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已成为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其进行分子分型的主要标准。乳腺癌的HER2检测也已是其精准治疗中的基石性检测靶点。SS18和MDM2基因则分别是滑膜肉瘤和脂肪肉瘤诊断的重要依据。
总体而言,随着人类对肿瘤分子水平和基因层面认识的不断深入、靶向和免疫治疗新药物的不断问世,分子病理学检测将在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子病理学检测极大推动了肿瘤学的精准诊疗实践。正如巩丽教授在报告中介绍的,由于IDH靶点研究的进展,胶质瘤治疗理念已由传统的组织形态学为主、结合分子分型转变为了现在以分子分型为主的思路。
随着肿瘤各种局部与全身治疗技术和药物的不断进步,综合治疗已是必然趋势,而消化道肿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其诊治更需多学科共同参与。殷切期望本次会议的学术演讲和讨论内容为参会同道带来耳目一新的收获,使唐都医院的消化道肿瘤综合治疗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更加紧密,水平更上层楼!
本文由王新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