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岁娃流鼻血,竟是鼻内长肿瘤!

2021-05-31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值此六一儿童节到来,分享一篇儿童肿瘤家长撰写的文章,希望业界重视儿童肿瘤诊断治疗,让更多儿童肿瘤患者能够沐浴在阳光之下!


我是一名普通的银行员工,生活一眼望到底,工作繁忙。有时候,我望着窗外,很想给自己来个间隔年,让生活有个跌宕起伏。


命运估计嫌弃我的矫情,2020年,它真的把我按在地上使劲摩擦,和我一起被按在地上的,还有我的儿子沐阳。


微信图片_20210531155934.jpg



沐阳出生时,阳光洒在他身上,“沐阳”二字跳入脑海,就叫“沐阳”。

 

沐阳爱玩爱闹、聪明,运动能力也好,和邻居孩子跑跑跳跳,一刻也闲不住。

 

2019年4月,两岁的沐阳,正是能跑能跳的时候,突然他变得很“乖”,不再打闹追跑,经常说:“我跑不动了!”能吃能喝的他不吃饭也不爱动了,天天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没过多久,沐阳就开始流鼻血,当地医生判断,可能火气大可能是鼻炎,开了药让我们回来。


然而,一位医生亲戚来家里看了沐阳,觉得不对劲,“孩子眼睛已经严重内斜,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

 

这句话,让我的内心惊恐万分,至此,我的世界崩塌了!

 

经检查才知道,沐阳鼻咽颅底交界处长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瘤,学名叫横纹肌肉瘤。这个病,没有发病原因,很有可能是我和爱人的基因突变所导致的。

 

我不相信,不就是流鼻血吗,怎么就长了肿瘤?

 

我带着沐阳去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一样的结果甩在我面前,我都能听到心碎的声音,噼里啪啦的。

 

那一天,家像被乌云笼罩,家里老人哭,妻子哭,沐阳的鼻血在流,一脸苍白。夜里,我瘫坐在房间里,眼泪一遍遍流,为什么肿瘤不长在我身上?这一夜,我没合过眼。


第二天下午,医生告诉我们,这病在这里治不了,不要耽误时间让我们赶紧去北京或是上海。



微信图片_20210531155943.jpg



我一刻也等不了,当天下午一家人驱车赶往上海,抵达上海医院时是凌晨3点多。

 

短短三天时间,我们却跑不过肿瘤。原本潜藏在孩子鼻腔内的肿瘤,像野草一样疯狂生长,到上海时,肿瘤已窜出鼻孔。熟睡中的沐阳被它堵住鼻孔,张着嘴喘着气睡觉。我转过头去,努力不在家人面前流眼泪。我不能崩溃。

 

在上海新华医院,肿物的活检结果提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医生说,目前,横纹肌肉瘤的病因仍不明确,根据当前研究资料来看,这是由于基因变异导致早期肌肉细胞发育异常形成的。


颅内横纹肌肉瘤是临床罕见疾病,发病率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5%-7%,在儿童实体恶性肿瘤排第4位,发病率约4.4/100万。也就是说,一百万个儿童有4.4个孩子中招,这比中彩票难,沐阳居然碰上了。


微信图片_20210531155947.jpg

▲来源:腾讯医典


横纹肌肉瘤普遍恶性程度较高,5年生存率52.0%-63.9%。

 

5成就5成,哪怕是一成希望,我们都要治。以前说做父母是什么心情,我说不上来,可这时候,我的心情就是做父母的心情。

 

我加入了全国横纹肌肉瘤病友微信群,家长们都在群里相互交流信息,我没日没夜地上网搜索各种关于横纹肌肉瘤的资料。

 

从医生说法、文献到家长经验,我明确了思路,要想和横纹肌肉瘤斗,就要先切掉这颗“定时炸弹”。

 

否则它会压迫颅底纵横交错的神经,影响孩子的呼吸、视觉等各方面。

 

可医生的话,泼了我一头冷水。

 

“技术层面来说,能切,但肿瘤长在颅底,孩子太小,切除肿瘤难度太大,怕上了手术台就下不来了。”

 

后来我们又跑了上海多家医院的神经外科、五官科、整形美容等科室,却因肿瘤长在最复杂的颅底,这里密布神经和血管,没有一位医生敢接手。

 

那阵子,我像个傻子,抱着沐阳,脑子空白地在医院徘徊。



不能切,那只能保守治疗了。


微信图片_20210531155954.jpg



保守治疗就是放化疗,一周一小化疗,三周一次大化疗。

 

我和沐阳说:“你的鼻子里长了大虫子,我们要吃药赶走它。”沐阳似懂非懂,张着嘴吸了一口气,点点头。

 

第一次化疗后,我不小心碰到他的头,一大团头发掉下来了,没想到化疗的副作用这么快。我买来儿童剃发刀,在病房外,老婆抱着沐阳,我给他剃光头发,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化疗带来呕吐,小家伙吐就吐了,只要有点精神,他就会爬起来玩。

 

最难受的是夜里。怕肿瘤堵住沐阳的呼吸道,医生进行了预防性气切。可这带来两难问题,气管插管很容易导致感染,但不插管,他的呼吸就会很困难,我们每天都要帮他雾化吸痰换纱布。


他打呼噜的声音比大人还大声,常常哭醒,12点、1点、2点、3点……我和老婆轮流哄他,轻轻拍他哼着歌,没有一晚能睡安稳。


我们最怕的是感染。在上海治疗这一年里,我们住在医院边上的小旅馆。每天早上,沐阳还没醒,我就备好消毒水,从地板、床到桌子,里里外外擦拭一遍,防止他感染。


即便很小心,沐阳还是感染了三四次,一感染就得住院一周。最严重的一次是放疗第28次时,才做了一半,沐阳就咳嗽咳醒了,接着持续高烧,一验血检查才知道感染三种细菌,在ICU住了10多天。

 

“你们不能再放疗了,孩子真的吃不消。”医生也看不下去了。在过去9个多月里,沐阳经历了28次放疗,14次化疗

 

看着病床上饱受折磨的沐阳,很多次我都想即刻停了放疗,但停了放疗,我们拿什么和它拼?

 

爱人以泪洗面,我像是在看不到终点和光亮的崎岖路上跌撞,这条路有尽头吗?


在上海快一年,我一直失眠,瘦了十多斤,回想起上班的日子,顿觉以前是有多矫情,能上班过平淡的日子,是多么幸福。


微信图片_20210531160013.jpg


近一年的放化疗还是起效,将肿瘤消灭到鹌鹑蛋大小。

 

然而肿瘤在,化疗就要继续,何时是终点,我也不知道。

 

绝望时,全国的“横纹肌肉瘤病友群”成了我取暖之地,大家交流治疗、鼓劲。只要看到孩子病情相似的群友,我都一个个地加好友,一个个咨询:“孩子怎么样?做了多少次放化疗?切肿瘤了吗?”

 

2021年3月,我和一位郑州的母亲聊起沐阳的情况,她4岁的孩子也是鼻咽颅底横纹肌肉瘤,她透露了重要信息:“找了一位北京的专家,他帮孩子切掉了肿瘤。”

 

这句话像是挣破黑夜的曙光,我敲字的手因激动而颤抖。


“北京的张秋航,你们去找他,他是颅底手术金字塔尖的人物,他说可以切,那就可以切。”

 

两天后,我们就在北京找到了这位金字塔尖的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兼任神经外科副主任、颅底外科中心主任张秋航教授

 

张秋航仔细看过沐阳的资料、片子说:“可以手术。”

 

“真的吗?”我又重复问了一句。

 

“可以手术。”

 

“真的能切干净?”我又问了一遍。

 

“问题不大!”

 

当我在医院楼道里给爸妈说了这个消息时,攒了一年的焦虑紧张,崩成泪珠。


北京的床位紧张,张秋航教授让南方的病人直接去深圳就诊。


原来,2020年,张秋航教授正式加盟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成为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建起了“颅底外科中心”,专门对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疑难病症的诊治


微信图片_20210531160043.jpg


为什么张秋航敢做这个其他医生不敢碰的手术?

 

沐阳的横纹肌肉瘤长在鼻咽和颅底交界处,成人的骨发育完全,骨头可以保护好血管,但孩子的骨发育没完全,医生稍有不慎就会动到血管,导致大出血。

 

所以,手术关键就是手快和控制出血,这就需要医生有丰富的颅底手术经验,对颅底了如指掌。


在这一点上,张秋航是国内颅底手术的第一人,一年做过的颅底手术几百台。有人说,张秋航就是颅底导航系统,他说这个位置是什么就是什么。

 

要防止出血,张秋航还要走在前头,在手术前就要判断出大血管走向、肿瘤供血血管,术中尽可能先阻断肿瘤供血血管,避免术中大出血。

 

2021年4月17日,在沐阳被确诊为横纹肌肉瘤的一年后,在张秋航团队、麻醉科、icu的配合下,这颗将我们一家人带入绝境中的“炸弹”,在两个多小时内被成功切除了,而沐阳也安全下了手术台。从前一天晚上到手术完成,我紧张得一口饭也吃不下。


微信图片_20210531160105.jpg

▲沐阳一家三口与医生团队合影(右起第五:张秋航教授)


4月19日恰好是沐阳的三岁生日,医生、护士还准备了生日会。以前,我对这些没有太深感受,但走过一年的至暗时刻,医院的做法让我的内心暖暖的。


微信图片_20210531160117.jpg

▲医护人员帮小沐阳过生日


遗憾是有的,在术前检查中,我们才知道,横纹肌肉瘤压迫到视觉神经,沐阳的右眼已经失明。原来,他看东西反应慢是因为失明。

 

如果,在确诊之初就找对医生,先切除肿瘤,可能就能保住眼睛。因此,切肿瘤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把手术消息发到病友群,引起小轰动,群友们就像当初的我,马上联系张秋航教授,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在沐阳之后,张秋航又为几位颅底横纹肌肉瘤小患者进行手术。只有经历过绝望,才能明白张秋航对这些家长意味着什么。


微信图片_20210531160133.jpg



术后,沐阳进行详细检查,医生判断,肿瘤基本切除干净。

 

现在,沐阳乘胜追击,回上海再完成4次化疗就可以回家了。在外治疗了一年多,现在终于要回家了,沐阳也闹着要玩家里的玩具。

 

能松口气,但还谈不上胜利,这只是中场休息。在孩子7岁之前,横纹肌肉瘤的复发率高,我很怕这颗定时炸弹随时返场。

 

张秋航教授团队也在跟踪孩子们的术后情况,研究治愈率和复发率。

 

最近,我能睡安稳觉了。真希望一觉睡醒,沐阳已经长大了!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