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宋希双教授:晚期肾癌是否已经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

2019-09-04作者:数字报管理员经验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肿瘤治疗的发展一直走在医学发展的前列,无论是手术还是药物治疗,都不断促使肿瘤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近年来,靶向药物的治疗机制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与希望,成为了肿瘤患者新的选择。然而,大部分靶向药物具有严格的适应证。在个体化治疗时代,应如何在为晚期肾癌患者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使患者有更大的生存获益?同时,当面对多种治疗方案时,又应如何科学地进行选择?这些问题仍有待学术界进一步地研究思考。

2019年7月27日,第三届“CARS 全能医生挑战赛——中国肾脏肿瘤综合治疗挑战赛”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期间,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希双教授做客采访间,围绕晚期肾癌的个体化治疗展开讨论。本文整理重点内容,以飨读者。

 科学绘制晚期肾癌低中危高患者肖像,以此为导向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宋希双教授提出,晚期肾癌的治疗一直以来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而靶向药物的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现在无论国际指南还是国内指南,均已经将晚期肾癌进行了低、中、高危的分层指导。据调查,在转移性或晚期肾癌中,低中危患者约占3/4。那么,如何具体划分低中危患者,如何进一步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治疗,使患者生存获益和经济获益最大化,是晚期肾癌治疗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目前,晚期肾癌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不管是过去十年涌现的靶向药物,还是近几年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药物的选择和优势人群的筛选成为了横跨肾癌领域的一大难题。针对晚期肾癌高危人群的治疗,高危患者,预后差,往往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单纯靶向药物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基于多项研究结果,免疫联合靶向相比于既往靶向单药治疗,高危人群获益更大。

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优选靶向药物治疗

宋希双教授认为,多项研究表明,对于低中危患者,培唑帕尼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而对于高危患者,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可能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另外,目前培唑帕尼已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在中国,中华慈善总会的援助项目亦持续为患者减负。因此,在晚期肾癌个体化治疗的时代,不论哪种治疗方式都应从疗效、药物毒副作用及药物经济学等方面综合考量,为患者提供全面获益。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