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如何精准诊断、治疗不同类型的糖尿病?

2024-01-04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钱莉  刘煜


  • 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需要精细诊断分型,以实现精准治疗。

  • 根据病因分型,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GDM)4种类型






糖尿病的分型建议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 最被公认的糖尿病病因分型方法为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建议:根据病因分型,可将糖尿病分为T1DM、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GDM。


后续不同的学术组织及不同的专家共识对糖尿病的分型有不同的建议,具体如下表:







糖尿病分型诊断的依据


  •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① 病史:包括发病年龄、有无“三多一少”症状、是否酮症起病,有无特殊用药史、家族史以及合并其他器官系统的症状与体征等信息。


② 体征:包括体质指数、脂肪分布、面容、性腺发育及视力、听力等。


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中发病年龄、是否酮症起病、体质指数为3大重要指标。


  • 辅助检查


① 胰岛β细胞功能:临床上一般采用OGTT或混合餐耐量试验来评估胰岛功能,这是糖尿病分型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尽管尚缺乏公认的判断截点值,通常认为刺激后C肽<200 pmol/L提示胰岛功能较差;刺激后C肽<600 pmol/L提示胰岛功能受损,应警惕T1DM或影响胰岛发育及分泌的单基因糖尿病可能;刺激后C肽≥600 pmol/L提示胰岛功能尚可,诊断T2DM可能性大。但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须在解除糖毒性的情况下进行,需要结合血糖水平综合判定。


 胰岛自身抗体:胰岛自身抗体是反映胰岛β细胞遭受自身免疫攻击的关键指标。常见的胰岛自身抗体包括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和锌转运体8抗体(ZnT8A),多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T1DM,包括经典的T1DM和LADA。IAA的检测受外源性胰岛素注射的影响,因此仅限于未用过胰岛素胰岛素治疗2周内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胰岛自身抗体受检测方法影响较大。


③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确诊单基因糖尿病的金标准。单基因糖尿病是由单一基因突变所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基因检测对T2DM诊断价值不高,HLA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T1DM。


④ HbA1c对糖尿病分型的价值主要用于暴发性T1DM的识别。发病时HbA1c<8.7%是暴发性T1DM的必备诊断条件之一。


⑤ 其他相关指标:其他相关指标检测对继发性糖尿病的诊断有辅助价值,如血、尿淀粉酶有助于胰源性糖尿病的鉴别;乳酸检测有助于线粒体糖尿病的鉴别。






糖尿病精准治疗的建议


糖尿病的异质性决定了精准医疗的难度。虽然目前对其精准治疗方法尚未达成一致,但目前仍有一些方法指导精准治疗方案的选择。糖尿病的精准治疗仍有待于更多相关研究的开展。目前精准治疗的建议如下。



单基因糖尿病

单基因糖尿病诊断明确已经可以接受精准治疗。例如MODY3、MODY1和MODY12对磺脲类药物非常敏感;GCK-MODY(MODY2)患者可停止不必要的治疗。


T1DM

T1DM包括经典性T1DM和暴发性T1DM,均需要及早启动胰岛素治疗;而T1DM的另一个亚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需要根据胰岛功能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启动胰岛素治疗,并在明确诊断后避免使用胰岛素促泌剂。


GDM

GDM诊断明确在饮食/运动控制的基础上,选用胰岛素治疗。


T2DM

T2DM是精准治疗实施的难点。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T2DM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具有异质性,但对不同临床特点、合并不同并发症及有特殊需求的T2DM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更加精细的分类和建议。

  • 对于合并粥样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肥胖的患者推荐二甲双胍、GLP-1RA、SGLT2i等药物;

  • 对于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推荐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如阿卡波糖等;

  • 对于不同的胰岛功能亦采取不同的治疗,胰岛功能较差的以胰岛素、非促泌剂药物降糖为主。


药物基因组学可谓是最早遵循精准治疗概念的研究领域,为糖尿病的药物疗效预测提供了线索,可用于指导患者治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


目前糖尿病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二甲双胍治疗的反应方面,已经发现SLC22A1和SLC2A2的多态性位点以及基于GWAS分析发现的ATM基因附近的多态性可以影响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


【小结】

糖尿病的精准治疗目前虽不能完全实现,但在准确分型、结合药物及患者个体特点的基础上可以给予不同的患者个体化的治疗。随着组学的发展,相信更多的组学指标可以应用到糖尿病药物疗效的精准预测中来,真正实现对糖尿病的精准治疗。


END



版权说明





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论坛报“领航计划”项目专题,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申请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