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肺癌
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
最高的癌种
它狡猾、隐匿性强
早期往往难以被发现
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
确诊时已错失手术机会
40岁的大陈(化名)
就是其中的一位
2022年
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无法手术治疗
随后出现淋巴结转移
他最后悔的是:身体给过的提示却被自己忽视了
而看似生命到了尽头
他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
一起“翻越山丘”再回首
发现“破局”的关键竟是……
我叫大陈,今年40岁,身高1.86米,没生病之前有186斤。
我不抽烟,偶尔喝酒,之前做过多年的“三级跳”运动员,能轻松跳出十多米远。
2022年初,我开始出现背部隐隐作痛, 起初以为是肩周炎犯了,就去找专业中医师做针灸、按摩等理疗,但是发现疼痛依旧,辗转了好几家医院,怎么都治不好,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人也消瘦了五六斤。
当年11月,我终于想起了左肺曾有一个0.7厘米的结节,于是主动要求查查胸部CT。这一查,发现左肺上有一个4.5cmX2.7cm的肿瘤,并且已出现多发淋巴结转移。
赶到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周建娅教授的专家门诊,做完各种检查后,我被确诊为肺腺癌ⅢC期(局部晚期)!甚至已经错失了手术的宝贵时机。
我一直身体很棒,好多年连医保卡都没碰过,怎么就会患癌呢?还是晚期!
我和老婆上面有四位高龄老人要赡养,下面还有正上学的小孩。我要是倒下了,老婆一个人怎么撑起三个家庭?
老婆拿着检查结果,比我还想不通。“我老公不抽烟,每天都锻炼。家里也没人得过这种病,好好的人为什么会得肺癌?”
听从周建娅教授建议,我后续又做了全身PET-CT、基因检测、免疫组化等检查,医生在我的肿瘤中检测到了ROS1基因突变(阳性),这意味着适合靶向药治疗。
用上口服靶向药,就像每日口服“降压药”“降糖药”那样,比放化疗的副作用小,我也不需要总往医院跑。吃了一个多月后,我的肿瘤从4.5cm缩小到1.5cm。因为我平时喜欢喝酒,加上靶向药的使用让我的肝功能明显异常。我们全家难免有些着急,换用二代靶向药物病情短期进展的情况下,便辗转去北京、上海多家大医院求医。
在其中一家医院做了10次、每次长达21天的化疗后,肿瘤还是进展转移,进一步侵犯纵隔,让我的声音也沙哑起来,癌细胞慢慢爬到了锁骨,攻占脖子上的神经和淋巴,让我的声音也沙哑起来。
最可怕的是,在北京求医期间,某天清早,我啃了几口最喜欢的麻球,结果竟然大口吐血,靠120急救才侥幸捡回一条性命。
那段时间,我浑身难受。检查发现,我全身有好几处骨转移。正当我陷入绝望时,老婆劝我再找浙大一院周建娅教授寻求帮助。
这次,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与感染病科、肿瘤内科、放疗科、超声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 重新复盘治疗方案,并再次找到新靶点:并通过综合检测,发现了以往多家医院多基因多样本检测未能发现的合并基线就有的耐药位点MET蛋白过表达,也明白了二代靶向药物不能起效的原因。没想到真的出现了奇迹,通过能联合两个靶点的靶向治疗更加积极的护肝治疗,几个疗程后下来,肿瘤进展的“攻势”竟然暂缓甚至中止下来。
如今,我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肿瘤从“要人命”变成了“慢性病”。
浙大一院呼吸内科(PCCM)在名誉主任周建英教授的带领下,参与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始终与国际前沿治疗方案并跑,通过精准化、个体化、全程管理的肺癌靶向治疗,在与肺癌的“拉锯战”中,为无数患者赢得了生存机会。
周建娅教授强调,肺癌慢病化,意味着患者承受治疗副作用的时间也将更久。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更加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生存质量,以更谨慎的态度,综合考量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最重要的是让病人树立信心,能够坚持配合靶向治疗,这点非常关键。”
那么,肺癌来袭时,会有哪些异常信号?
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也必须高度关注,定期检查。
若连续咳了三周以上, 或是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消炎药不起作用,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胸壁上有很多神经纤维,被肿瘤侵犯后,会出现不适甚至疼痛;
当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或肿瘤转移到淋巴结中,就可能造成声音嘶哑。肺癌导致的声音嘶哑通常较突然,发展速度快,严重者甚至短时间内声音完全消失,常规治疗无效;
如果患者的手指、脚趾关节肥大,指甲突出弯曲,伴随有骨关节痛,一定要去医院排查肺癌;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两条胳膊水肿,或者是胳膊和后背持续疼痛,要特别当心。
目前,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早诊早治、抗转移复发,是提高肿瘤患者总体生存的关键。
江晨 郑静
来源:浙大一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