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目前,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为3.30亿;导致的死亡分别占农村和城市死亡人数的45.91%和43.56%。
在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风险的诸多因素中,饮食是主要因素之一。饮食不健康,可能会通过引起超重和肥胖、升高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等,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而健康饮食,则有助于降低相关风险。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的研究,为健康饮食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添加了证据。研究发现,遵循得舒饮食(DASH)或减少钠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水平降低相关。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可反映心血管健康状态,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情况。
来自哈佛医学院贝丝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等机构研究人员,对412名血压升高受试者进行了随访研究。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48岁,56%为女性,收缩压为120~159 mmHg,舒张压为80~95 mmHg。
研究人员将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得舒饮食(DASH)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不同的饮食模式。
得舒饮食组要求日常饮食中,均衡摄入水果、蔬菜、低脂乳制品、全谷物、家禽、鱼和坚果,同时限制饱和脂肪、总脂肪、胆固醇、红肉、糖果和含糖饮料。对照组则遵循典型的西方饮食模式。
同时,每组受试者饮食中钠摄入分别控制在3种不同水平:低钠(1050mg/天)、中钠(2310mg/天)和高钠(3360mg/天),并持续4周。
此外,在研究开始和结束,研究人员分别测量了受试者血液中,与心血管健康有关的3种生物标志物水平,以评估不同饮食模式和钠摄入水平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包括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心肌损伤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衰指标)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炎症指标)。
在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得舒饮食和低钠饮食,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影响。
得舒饮食有助于降低心肌损伤风险,减少炎症。相比于对照组,得舒饮食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下降1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13%相关。
低钠饮食虽然有助于降低心衰风险,但却会增加炎症。相比于高钠饮食,低钠饮食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降低19%、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9%相关。
得舒饮食与低钠饮食相结合,则有助于降低心肌损伤、心衰风险;而对炎症没有显著影响。与得舒饮食+高钠饮食相比,得舒饮食+低钠饮食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降低20%、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降低23%相关;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则未有明显变化。研究人员分析,得舒饮食带来的减轻炎症效果,可能与低钠饮食带来的增加炎症效果相互抵消,从而未引起炎症标志物水平变化。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得舒饮食和不同钠摄入水平,对心血管健康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影响,并未表明因果关系。研究最后也提到,应开展更多研究,以探索不同饮食模式,与心血管健康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之间关联的生物学机制。
研究通讯作者、哈佛医学院贝丝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Stephen P. Juraschek博士指出:“我们的研究为饮食直接影响心脏健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干预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包括减少钠摄入、遵循得舒饮食等健康饮食模式,尽量减少心脏损伤,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作者: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来源:e药环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