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饮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药物性肝损伤的易感性
Dietary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ffects susceptibility to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发表期刊:《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es)(IF= 12.2)
通讯作者:张晨虹
主要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2024年12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研究员团队在《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es)发表研究型文章,研究证实高纤维饮食(HFiD)对药物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西式饮食(WSD)则明显加剧药物性肝损伤(DILI)。本研究通过肠道微生物移植进一步证实,这些不同的结果是由饮食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群变化所介导的。在机制上,高纤维饮食富集的嗜酸乳杆菌通过其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ILA)来缓解药物性肝损伤,ILA能够激活AhR/Nrf2信号通路,从而增强肝细胞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和解毒能力。
这项针对33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显示,膳食纤维干预增加了肠道内嗜酸乳杆菌的数量,提高了血清ILA水平,并改善了肝功能。相反,西式饮食会扰乱胆汁酸代谢并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失调,这会损害肠道屏障并促进脂多糖(LPS)向肝脏移位,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并加剧药物性肝损伤。这些结果表明,饮食模式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显著影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这一新见解加深了我们对药物性肝损伤风险因素的理解,并强调了饮食调整作为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策略的潜力。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