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聚焦2023 ASH,直击DLBCL前沿进展

2023-12-16作者:贺鹏资讯

引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来源于成熟B 细胞的侵袭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约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50%1。最常见的标准一线治疗仍然是R-CHOP方案,约60-70%的DLBCL患者可通过一线治疗实现治愈,但仍有30-40%的患者一线治疗后难治或复发2,3。随着对DLBCL 生物学、肿瘤微环境和表观遗传学认识的深入,一些新的疗法和药物如分子和信号通路靶向治疗、嵌合抗原受体(CAR)-T 细胞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已被用于治疗 DLBCL4

近期,2023年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ASH年会是全球血液学领域最大最全面的国际盛会,本次大会报告了多项DLBCL的研究进展。本报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平凌燕教授对DLBCL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现将访谈精要整理如下。

video

Q:这次ASH会议中,DLBCL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有哪些您印象比较深刻,或是有机会改变临床治疗格局,请您给大家分享一下

A第一个是CAR-T疗法,CAR-T在R/R DLBCL中应用十分广泛。国外一些中心做了许多相关研究长期随访的报道。第二个是双抗,双抗作为强有力的新药在DLBCL中应用较多,并且在R/R DLBCL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比如Glofitamab已在中国大陆获批,相信不久的将来能给中国患者带来获益。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双抗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除用于治疗R/R DLBCL外,许多临床研究还探索将其用于一线治疗,这也是我们未来比较期待的结果。

Q:您预计未来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是否将取代利妥昔单抗,成为DLBCL所有治疗组合中的一种治疗选择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对双特异性抗体的选择?

A取代这个词,至少目前来说还不太适合。首先,刚开始的研究几乎是将双抗用于所有B细胞淋巴瘤进行探索,不仅仅是DLBCL,双抗治疗惰性淋巴瘤的疗效也很好。目前主要推的是用于R/R的DLBCL。在多个研究中,双抗用于移植治疗失败和CAR-T治疗失败的患者,均显示非常好的疗效。一线治疗方面,ASH发表的结果主要是双抗联合R-CHOP/R-CHP-Pola方案,与R-CHOP方案进行对比。但目前尚无临床研究对比CD20xCD3双抗联合CHOP或CHOP样方案 vs R-CHOP/R-CHP-Pola方案。所以现在说双抗能替代利妥昔单抗在DLBCL一线治疗中的地位还为时过早,但可以期待双抗联合R+化疗vsR-CHOP/R- CHP-Pola是否更有疗效或有更好的长期生存获益。基于这些结果,才能说明其是否比应用最久的CD20单抗更有意义。

应用双抗应考虑的因素:第一个是可及性,即是否经过国家的正规批准。其次是经济状况,希望除了进口双抗外,国产双抗能尽快出结果,应用于临床,时中国患者能接受经济条件允许的双抗药物。第三个是应用的间隔时间。比如联合化疗,如果能间隔两到三周,患者可能更易接受。因为很多患者不想脱离社会,是一边治疗一边上班的状态。如果间隔时间太短,有可能打乱生活节奏,有的患者不能接受。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良反应,包括有可能出现的CNS或者神经毒性。可控且副作用不强,至少不会出现生命危险,能迅速的进行处理,然后缓解。安全性应摆在第一位。

Q:您对双特异性抗体+ Pola这种组合在DLBCL中的潜力有何总体印象?哪些特定患者群体可以从这些组合中获益?使用双特异性抗体+ADC组合疗法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挑战或障碍?

APola的临床试验已开展许久,去年才真正在中国大陆上市。国内也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临床试验中,Pola联合RB用于复发难治的患者,联合R-CHP用于初治患者,均显示出很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可耐受。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Pola可以联合很多临床研究以外的方案,比如传统的ICE方案、DICE方案以及Gemox方案。安全性方面,专家主要担心Pola的神经毒性。很多研究正在探索双抗联合Pola,惊喜的发现双抗联合Pola治疗R/R患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比如Pola联合mosunetuzumab的ORR>50%。研究人群涵盖了CAR-T治疗失败甚至移植治疗失败的患者,均能取得非常好的疗效,是一个有前景的治疗组合。

至于哪些特定患者群体可以从这些组合中获益,应基于研究结果给我们一些提示。目前来看,在CAR-T治疗失败甚至移植治疗失败患者中都能取得这么好的疗效,那么它在二线治疗失败甚至是一线治疗失败人群中,未来可能前景广阔。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提前应用Pola联合双抗,是否能提高患者的缓解率,使其能接受移植,从而实现治愈,以及移植后是否可以考虑双抗单药维持治疗,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近两年,ROR1 ADC是热门的研究方向,我们科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包括ROR1 ADC甚至ROR1双抗。多线治疗耐药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可以从ROR1单药治疗中获益,甚至可能维持很长的缓解。但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是ROR1 ADC的神经毒性,还有其他相关的如血液学毒性。这是一个比较有前景的药物,因为它与目前淋巴瘤传统药物作用的途径无交叉耐药性,比如应用最多的CD20单抗、CD20 x CD3双抗、CD19单抗或ADC、CD3 x CD19双抗或BTK抑制剂。ROR1是一条比较新的通路,未来可期。

专家简历

平凌燕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淋巴瘤专委会副秘书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应用检测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疾病专委会委员

2016.09-2017.09 美国休斯顿MD Anderson 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淋巴瘤/骨髓瘤中心进修学习

擅长:淋巴瘤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2. Lu T, et al. Exp Hematol Oncol. 2023 Aug 14;12(1):72.

3. Gonzalez Barca E. J Clin Med. 2023 Nov 28;12(23):7376.

4. Zhang J, et al. Cancer Manag Res. 2023 Feb 25;15:245-255.

注:

声明:

本资讯由默沙东医学团队编辑提供,旨在用于医学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请勿随意转发或转载。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默沙东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视频审批号:MI-VLS-0010-CN

Expiration Date:2024.12.31


文稿审批号:MI-VLS-0010-CN

Expiration Date:2024.12.31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