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3年12月1~3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2023)于新加坡盛大召开,国际权威肿瘤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最新学术进展进行交流和讨论。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的探索依然是大会的热点议题,ASTRUM-004研究继周彩存教授在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报告全人群数据后,携亚裔人群的总生存期(OS)数据及无进展生存期(PFS)亚组分析数据重磅亮相。凭借ASTRUM-004研究主要结果,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既往已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疗指南(2023年版)》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一级推荐,并成功获批我国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适应症。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河南省肿瘤医院王启鸣教授,介绍免疫治疗安全性特征,解读ASTRUM-004研究亚裔人群最新数据,分享真实世界实践经验,畅谈肺癌全程管理策略。本文整理访谈精粹,以飨读者。
专家简历
王启鸣 教授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 、呼吸内科三病区主任
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后 、美国埃默里大学客座教授
美国AACR会员、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 会员
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卫健委)评审专家
全国第四届“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白求恩式好医生”奖章获得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CSCO血管靶向专委会副主委
中原名医、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省管专家
河南省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肺癌专家委员会主委
河南省医学会肿瘤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Cancer、 Annals of Oncology等35个SCI期刊审稿人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华肿瘤杂志》、
《JCO中文版-肺癌专刊》、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编委
王启鸣教授访谈视频
——安全性管理是免疫治疗时代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肺癌患者重要的治疗选择,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相较于其他治疗,请您谈谈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的irAE有哪些特点?
王启鸣教授:肺癌系统治疗发展日新月异,已经从化疗时代演进到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并立的新时代。其中,广义的免疫治疗不仅包含了大家所熟知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还包括过继性T细胞疗法、肿瘤疫苗、免疫调节剂等多种类别,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当数ICIs。然而,ICIs所致的irAEs相关研究落后于ICIs应用实践。因此,在ICIs药物安全性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将其应用于临床,实际上仍存在较大风险。
新的时期,有新的挑战。ICIs所致的irAEs与传统治疗相比存在显著的不同。作为从事肺癌诊治的临床医生,身处免疫治疗时代,全面掌握ICIs的irAEs总体特点和规律是十分必要的。ICIs所致的irAEs与传统治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不同。ICIs所致的irAEs发生率总体上低于传统治疗,且大部分程度较轻,多为1~2级,3~4级irAEs发生率较低。
其二,累及部位不同。ICIs所致的irAEs多具有器官特异性,少数irAEs可同时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常见累及部位为皮肤、结直肠、甲状腺、肺、肌肉骨骼、肝脏等。罕见irAEs包括心血管、血液、肾脏、神经系统、眼、胰腺毒性等。
其三,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ICIs所致的irAEs大多在用药后延迟出现、一般为治疗后1~6个月内,可发生于用药期间和用药后的任何时间,且持续时间更长。肠胃毒性、皮肤毒性、肺毒性、内分泌毒性、肾脏毒性和肝脏毒性的时间跨度各异,其中内分泌毒性恢复时间最长。不同种类ICIs导致的irAEs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值得强调的是,由于免疫治疗疗效优越,患者生存期较过去大幅延长,生活质量需求也更加凸显,一些特殊的irAEs,比如皮肤毒性,即使为1~2级也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临床应当特别重视。
其四,转归和结局不同。大部分ICIs所致的irAEs是可逆的,但部分具有致命性,如免疫相关性心肌炎。此外,免疫相关性肺炎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不仅直接损害肺组织,并且可能影响到与放疗联合治疗的相关决策。
综上,临床医生熟悉和掌握ICIs所致的irAEs发生特点,有助于对接受ICIs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更好的全程管理。而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数据是医生在用药前的重要参考和指导。
——斯鲁利单抗中国人群安全性与全人群一致
2023年12月1~3日,ASTRUM-004研究亚裔人群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于ESMO ASIA重磅发布,请您对其安全性数据进行解读。
王启鸣教授:从本次ESMO ASIA大会中ASTRUM-004研究公布的亚裔人群(100%来自中国)最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与前期报道的全人群数据是一致的,反映了斯鲁利单抗不受人种影响的稳定安全性优势。
回顾今年9月2023 WCLC中周彩存教授口头报告的ASTRUM-004研究全人群最终结果,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在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s)、≥3级TEAEs以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总体发生率方面均未见显著差异(图1)。与斯鲁利单抗相关的导致治疗停止/死亡的TRAEs发生率均较低(其中致死性TRAEs发生率仅为1.1%)(图1),其TRAEs基本不影响治疗的持续性。我们比较关注的免疫相关肺部不良事件发生率也仅为4.2%,在同类研究中属于较低水平。
图1 ASTRUM-004研究全人群安全性结果
本次公布的中国人群数据显示,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主要的TRAEs为血液学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最常见的irAEs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但发生率也仅为9.6%,大部分irAEs均为1~2级。这些不良事件均为临床常见毒副反应,其实大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处理经验,所以用药管理已可谓得心应手。斯鲁利单抗在中国人群中的良好耐受性无疑为中国晚期肺鳞癌患者的临床实践再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不仅疗效卓越,且安全性易管理,进一步夯实了医生和患者的用药信心。
2022年10月,斯鲁利单抗凭借出色的疗效获批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适应症。上市一年来,请您结合诊疗体会,谈谈真实世界中斯鲁利单抗治疗肺癌患者具有怎样的安全性表现?以及分享一下您对于免疫治疗的安全性的管理策略?
王启鸣教授:斯鲁利单抗在中国上市已经1年多,我们在真实世界中已使用斯鲁利单抗治疗了不少的患者,包括用于EGFR/ALK阴性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以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一线治疗等,观察到的共同特点是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其疗效和安全性与ASTRUM-004研究、ASTRUM-005研究结果都是一致的,甚至更优。安全性方面,斯鲁利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均容易处理,采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就可以有效控制,其他不良事件多为轻度,也都可控可管理,基本不影响足剂量足疗程持续用药,保障了疗效最大化。总的来说,斯鲁利单抗的安全性是令人放心的。
立足ICIs这一大类免疫治疗的安全性而言,尽管其副作用大多较轻,但仍不能小觑。对于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得当,患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结合指南、文献以及多年的实践经验,ICIs治疗的安全性管理策略可以总结为以下三大方面:其一,临床医生首先要深谙指南和研究证据,严格遵循循证医学时代的规范实践原则,对不同ICIs药物的irAEs谱要有清晰的认知。其二,加强患者教育,告知患者发现疑似的不良反应后,要及时向主管医生反馈。其三,临床医生对于irAEs应做到及时评估、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必要时可请相应的专科医生会诊协助处理。
随着免疫治疗在晚期肺鳞癌中的深入、广泛应用,患者生存期较化疗时代大幅延长,正步入慢病化时代,由此也凸显了疾病长期管理的重要性。能否介绍一下您和团队在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管理方面开展了哪些特色工作?有哪些可以借鉴和推广的成功经验?
王启鸣教授:在免疫治疗时代以前,ES-SCLC、驱动基因阴性晚期sqNSCLC患者仅能接受化疗,生存期较短,患者也易于失访。而在免疫治疗兴起后,这类患者的生存期迎来了较大改善。以斯鲁利单抗为例,研究数据显示其用于治疗ES-SCLC患者OS可达15.8个月、晚期sqNSCLC患者OS可达27.4个月,意味着很多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由此,患者OS的延长对疾病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化疗时代不同,这些长期生存的患者需要规律接受免疫维持治疗,因此临床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随访管理体系,包括定期返院随访、电话随访、远程平台随访等多种方式,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此外,“身心同治”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们还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关怀,通过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本团队基于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肺癌全程管理机制,从人员配备到流程设置,都已非常全面,不仅保障了规范化,也能很好地兼顾个体化。例如对于需要长期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我们会单独为其设立一个管理群组,特异性地进行患者教育、治疗、随访、监测。这一特色的管理模式实实在在地为患者带来了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多维度获益。
总体而言,如何利用好免疫治疗这项强有力的新“武器”,将其价值发挥到极致,需要临床医生融入智慧、经验和技巧。正如前面谈到的,科学的安全性管理、密切的长期随访都是足剂量、足疗程治疗的基石,做好这些保障,患者可更大程度地获益于免疫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