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4ASCO胸部肿瘤放疗进展第一篇丨跟着国家队学前沿进展

2024-08-08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2024年5月31日-6月4日,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美国芝加哥召开。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全面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涵盖各种肿瘤的治疗以及相关技术和基础研究等内容,为业界提供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肿瘤诊疗的科学和艺术:从关怀到治愈(The Art and Science of Cancer Care: From Comfort to Cure)”。


针对大会的海量学术内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团队开辟【“放”眼看前沿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24年ASCO会后会系列报道】专栏,“国家队”优选放疗相关研究,带您一起掌握放疗领域最新进展,更好指导临床实践。本篇为专栏中的第三篇,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石安辉教授带队领学。



本期目录


01:根治性放化疗后应用奥希替尼巩固治疗不可切除Ⅲ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LAURA研究的主要结果

02:晚期EGFR突变NSCLC一线奥希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的安全性和疗效:一项多中心 、单臂、Ⅱ期研究

03:局部晚期NSCLC新辅助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序贯同步放化疗后纳武利尤单抗巩固治疗: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Ⅱ期研究(GASTO-1091)

04: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同步放化疗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ADRIATIC研究

05: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胸部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01


研究标题:根治性放化疗后应用奥希替尼巩固治疗不可切除Ⅲ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LAURA研究的主要结果

摘要号:LBA4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局部晚期NSCLC接受免疫巩固治疗是标准治疗模式,但EGFR突变患者免疫治疗获益尚未明确。本研究报告了全球、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LAURA研究的主要结果,目的是评估不可切除Ⅲ期EGFR突变NSCLC根治性放化疗后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根治性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后未进展的、不可切除Ⅲ期、EGFR敏感突变(Ex19del/L858R)NSCLC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奥希替尼组或安慰剂组,巩固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或因其他原因停止治疗,两组患者在疾病进展后均可选择奥希替尼作为后续治疗。研究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PFS)期。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OS)期、安全性。



研究结果

共216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奥希替尼组(n=143)或安慰剂组(n=73)。奥希替尼与安慰剂相比显著提高PFS率,两组的中位PFS期分别为39.1个月对5.6个月(HR:0.16,95% CI:0.10-0.24,P<0.001)。奥希替尼组1年和2年PFS率分别为74%和65%,安慰剂组分别为22%和13%。中期OS结果(20%的成熟度)显示奥希替尼组具有获益趋势:奥希替尼组和安慰剂组的3年OS率分别为84%对74%(HR:0.81,95%CI:0.42~1.56,P=0.530)。安慰剂组81%的患者在进展后接受了奥希替尼治疗。奥希替尼组相较于安慰剂组的新发病灶发生率明显降低(22%对68%),两组最常见的新发病灶部位均为脑部和肺部,但奥希替尼组可明显减少脑部新发病灶(8%对29%)。奥希替尼组和安慰剂组≥3级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和12%,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8%和38%,其中大多数为1~2级。导致停药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和5%。



研究结论

对于不可切除的Ⅲ期EGFR突变NSCLC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接受奥希替尼与安慰剂相比显著改善PFS。根治性放化疗后使用奥希替尼巩固治疗将会成为一种新的标准治疗模式。


一句话点评


不可切除的Ⅲ期EGFR突变NSCLC在根治性放化疗后使用奥希替尼巩固治疗可以显著改善PFS,并可能成为改变指南的新的标准治疗模式。




02




研究标题:晚期EGFR突变NSCLC一线奥希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的安全性和疗效:一项多中心 、单臂、Ⅱ期研究

摘要号:Oral8518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研究旨在探索晚期EGFR突变NSCLC奥希替尼治疗达到最佳应答(肿瘤负荷最小)时,对残留病灶给予巩固性SABR是否能延长肿瘤控制时间,甚至改善总生存期。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Ⅱ期研究。入组标准为:EGFR突变(19或21外显子)晚期NSCLC患者,对转移灶数量、部位或大小无特殊要求;ECOG评分0~2;既往未接受过EGFR-TKIs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无间质性肺病病史。奥希替尼治疗8周达病情稳定或部分缓解后,针对残留病灶给予SABR治疗,随后继续使用奥希替尼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进展后可以进一步接受SABR并继续使用奥希替尼。主要研究终点是PFS期,次要终点包括奥希替尼持续时间、毒副反应和OS期。



研究结果

共纳入43例患者(32例女性,11例男性),所有患者均使用奥希替尼治疗。其中29例(67%)接受SABR。未接受SABR的原因包括疾病缓解不充分(9%)、残留病变不足(19%)和其他原因(5%)。中位随访时间为35.7个月,42例可评估患者的中位PFS期为32.6个月,中位OS期为45.7个月。中位奥希替尼持续时间为31.5个月。≥3级毒副反应以下各发生1例(2%):放射部位疼痛、甲沟炎、肝酶升高、疲劳、低钠血症、腹泻和肺炎。



研究结论

与单纯使用奥希替尼的历史数据相比,奥希替尼联合SABR可能提高PFS率和OS率,该联合治疗策略可能为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句话点评


这项Ⅱ期研究证实晚期EGFR突变NSCLC奥希替尼治疗达到最佳应答时给予巩固性SABR可能明显改善生存,提示一线靶向治疗后SABR巩固治疗是这部分患者的可选治疗模式,但有待Ⅲ期研究证实。




03




研究标题:局部晚期NSCLC新辅助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序贯同步放化疗后纳武利尤单抗巩固治疗: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Ⅱ期研究(GASTO-1091)

摘要号:Oral8008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可切除Ⅲ期NSCLC新辅助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序贯大分割同步放化疗后进一步巩固纳武利尤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Ⅱ期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纳入18~75岁、ECOG评分0~1的不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2周期多西他赛、顺铂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的新辅助治疗序贯大分割同步放化疗。未出现疾病进展或≥2级肺炎的患者随机进入纳武利尤单抗(360 mg每3周,最长12个月)巩固治疗组或观察组。主要终点为PFS期。



研究结果

自2019年12月至2023年8月,264例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242例接受大分割同步放化疗,共172例患者随机进入巩固治疗组(n=86)或观察组(n=86)。中位随访时间为22.8个月。纳武利尤单抗巩固治疗组较观察组显著延长PFS期(中位未达到对12.2个月,HR:0.49,95%CI:0.31~0.79,P=0.002)。巩固治疗组的12个月和18个月PFS率分别为72.6%和64.8%,而观察组分别为52.5%和42.3%。新辅助治疗和大分割同步放化疗期间3~4级非血液学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4.0%。随机分组后,巩固治疗组3~5级毒副反应发生率为7.0%,观察组发生率为4.6%。



研究结论

不可切除Ⅲ期NSCLC,新辅助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序贯大分割同步放化疗后进一步纳武利尤单抗巩固治疗显示了有效性,毒副反应可控。该结论有待进一步随访证实。


一句话点评


该Ⅱ期随机研究探索了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在大分割同步放化疗前、后加入纳武利尤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提示这种“免疫三明治”的治疗模式安全可行。但是有待Ⅲ期研究的证实。




04


研究标题: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同步放化疗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ADRIATIC研究

摘要号:LBA5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LS-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是同步放化疗±预防性脑放疗(PCI)。ADRIATIC是一项Ⅲ期、随机双盲、全球多中心研究,旨在探索度伐利尤单抗±替西木单抗作为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LS-SCLC患者巩固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此次报告了第一次计划性中期分析中度伐利尤单抗对比安慰剂的结果。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Ⅰ~Ⅲ期(Ⅰ /Ⅱ期无法手术)、WHO状态评分为0~1分且在完成同步放化疗后未出现进展的LS-SCLC患者,随机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度伐利尤单抗+替西木单抗或安慰剂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最长治疗24个月。随机分组根据分期(Ⅰ/Ⅱ对Ⅲ)和是否接受PCI分层。研究的双重主要终点为度伐利尤单抗对安慰剂的OS期和PFS期,次要终点为度伐利尤单抗+替西木单抗对安慰剂的OS期和PFS期。



研究结果

730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其中264例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266例接受安慰剂治疗。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中,接受常规分割放疗(1次/日)患者的比例分别为73.9%和70.3%,接受超分割放疗(2次/日)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6.1%和29.7%。两组中分别有53.8%的患者接受了PCI。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1月15日),OS期和PFS期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7.2和27.6个月。度伐利尤单抗组的中位OS期显著优于安慰剂组(55.9个月对33.4个月,HR:0.73,95% CI:0.57~0.93,P=0.0104)。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2年和3年OS率分别为68.0%对58.5%、56.5%对47.6%。度伐利尤单抗组的中位PFS为16.6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9.2个月(HR:0.76,95% CI:0.61~0.95,P=0.016)。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18个月和24个月PFS率分别为48.8%对36.1%、46.2%对34.2%。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患者临床分期、放疗分割模式、是否行PCI,度伐利尤单抗均可带来OS和PFS获益。在安全性方面,度伐利尤单抗组与安慰剂组的3~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3%对24.2%,毒副反应导致停药的比例分别为16.3%对10.6%,导致患者死亡的比例分别为2.7%对1.9%。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任何级别肺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8.0%对30.2%(3~4级为3.0%对2.6%)。



研究结论

LS-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与安慰剂相比显著提高了OS率和PFS率,且耐受性良好。本研究数据支持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成为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LS-SCLC患者新的标准治疗模式。

一句话点评


LS-SCLC同步放化疗后应用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显著提高了OS率和PFS率,该研究结果可能会改变目前治疗指南并成为LS-SCLC新的标准治疗模式。




05




研究标题: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胸部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摘要号:Oral 8014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本研究旨在探索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胸部放疗作为ES-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主要纳入标准为18~75岁、ECOG评分0~1、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ES-SCLC患者。患者接受4~6周期阿得贝利单抗联合EP/EC方案化疗。疾病缓解的患者序贯接受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巩固性胸部放疗(≥30 Gy/10次或≥50 Gy/25次,累及野照射)。随后接受阿得贝利单抗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主要终点是OS期。次要终点包括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PFS期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自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共纳入67例ES-SCLC患者。22例(32.8%)患者初始合并脑转移,21例(31.3%)患者初始合并肝转移。45例患者按计划接受了序贯胸部放疗。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7.7个月,中位OS期和PFS期分别为21.4个月和10.1个月。1年和2年OS率分别为74.1%和39.7%。ORR为71.6%,DCR为89.6%。最常见的≥3级毒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41.8%)、白细胞减少(19.4%)和淋巴细胞减少(13.4%)。未观察到预期外的毒副反应。



研究结论

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胸部放疗作为ES-SCLC的一线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安全性也可接受。


一句话点评


ES-SCLC一线化免治疗后行胸部放疗可能安全有效。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




领衔专家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石安辉

校译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常笑 邓玮

翻译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孙佳文

通讯员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郑宣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