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成立并落户中日医院 中国呼吸病学领域国家级研究基地正式建立

2019-01-2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呼吸病学

2019年1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呼吸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中日医院举行,中国呼吸病学领域国家级研究基地正式建立。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副司长吴沛新、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国勤及呼吸研究院依托单位中日医院院长孙阳出席成立仪式。

302268350_meitu_1.jpg

▲呼吸研究院授牌仪式(中国日报朱兴鑫摄)

呼吸研究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医科院)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依托院外单位建设的首批研发机构之一。呼吸研究院成立之后,将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依托中日医院开展建设工作,其主要任务为围绕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依据医科院的规划和要求,凝炼科学问题,突出重点、特色,开展呼吸领域的重大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与转化医学研究等;开展呼吸领域前沿趋势战略研究;开展科技资源建设与共享应用;开展呼吸领域医学人才培养工作,并承担有关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

李国勤书记在致辞中指出,“开放办院”是加快将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医科院完善学科布局和体系架构,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多层次协同创新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中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步。依托中日医院呼吸学科成立呼吸研究院,将充分结合医科院与中日医院在基础研究及呼吸领域临床研究的各自优势,通过共同建设、人员双聘、合作研究等创新机制,激活双方科研团队的科技创新原动力。除呼吸研究院外,医科院还将在近期在全国各医学领域遴选一批居各自领域国内领先地位的科研团队和研发机构,以创新单元、研究基地、研究院/所等多种形式设立医科院的合作研究机构。
吴沛新副司长在致辞中表示,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其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中日医院作为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在呼吸疾病临床研究领域已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同时,中日医院呼吸学科近年来牵头开展的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PCCM专科规范化建设项目、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项工作,更是有效推动了我国呼吸学科发展及呼吸疾病防治能力提升。希望呼吸研究院的成立,能够实现医科院与中日医院在呼吸病学研究领域的强强联合、共同发力,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可有效转化为临床防诊治实践的呼吸领域研究成果,以科技创新引领我国呼吸系统疾病防控能力的整体提升。

中国医学科学院郑忠伟副院长在会上宣读中国医科院呼吸病学研究院成立文件《关于同意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的通知》:聘任王辰院士为研究院院长,曹彬教授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科院呼吸病学研究院院长王辰院士指出,呼吸病学研究院是集中在呼吸病学的系统研究,包括临床,包括基础,包括流行病,还有很重要的是包括卫生政策研究。

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常务副主任、呼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彬教授在成立仪式上介绍了呼吸研究院建设方案,明确了呼吸研究院的建设目标、研究方向及建设规划。曹彬教授表示,呼吸研究院将依托现有平台与基础,整合医科院与中日医院优势研究资源,从基础建设、人才引进、专项研究、国际合作等角度发力,力争在5年内将呼吸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领衔、国际具竞争力的呼吸领域科技创新基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