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美国消化疾病周(DDW)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负盛名的消化系统疾病领域专业会议。2023年5月6—9日,2023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2023)在美国芝加哥成功举行。在本次大会中,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庹必光、刘雪梅教授团队展现了卓越的实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了2项口头报告及4项poster展示的机会,充分展示了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杰出表现。4篇poster主要聚焦泮托拉唑“老药新用”治疗肝脏疾病,并注离子通道SLC26A家族在消化系统损伤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为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带来新理念。在DDW2023上得到美国胃肠病协会(AGA)第101任主席Prof. Mark Donowitz的关注和认可。《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邀请庹必光、刘雪梅教授团队对研究进行分享,以飨读者。
作者: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金海 杨新月 易志强 李靖国 刘雪梅 庹必光
门静脉高压胃病(PHG)以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为临床特征,其基本病理特征是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线粒体依赖性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目前,临床上PHG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案,而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庹必光、刘雪梅教授团队发现了氯离子通道SLC26A9对PHG的黏膜损伤有重要保护作用。
研究者使用壁细胞特异性SLC26A9敲除(SLC26A9-KO)和SLC26A9野生型(SLC26A9-WT)小鼠,通过部分门静脉结扎(PVL)构建PHG动物模型,并利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及蛋白质印迹测定等方法进行研究。与正常胃黏膜组织和假手术组小鼠相比较,PHG患者及动物模型检测到SLC26A9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与SLC26A9 WT-PVL小鼠比较,SLC26A9 KO-PVL小鼠表现出更严重的胃黏膜组织结构损伤;Tunel染色检测到SLC26A9 KO-PVL小鼠的胃上皮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同时伴随着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RP78、Caspase12、eIF2α、XBP1)和线粒体依赖性凋亡标志物(Bax、Bak、Cyt-C、Caspase 9、Caspase 3)表达的显著上调。利用重组腺相关病毒-SLC26A9过表达PHG小鼠模型黏膜中的SLC26A9基因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PHG小鼠模型的组织结构损伤被显著逆转,并伴随着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显著减少和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线粒体依赖性凋亡信号减弱。上述实验结果表明,Slc26a9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所介导的线粒体依赖性凋亡信号,减少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保护PHG胃黏膜防御屏障。
研究者通过靶器官动物模型水平、人体组织多个层面系统深入研究Slc26a9调控PHG黏膜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阐明了Slc26a9缺失是导致PHG黏膜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的原因。为进一步治疗PHG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开辟新路径。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须授权)
庹必光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常务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主任委员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病院院长
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
贵州省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刘雪梅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贵州省优秀科技个人奖获得者 贵州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消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激素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协作组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