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再灌注时间窗有望≥24h? 提前抗栓的证据?

2021-06-01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脑血管病非原创

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的影像学表现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是预测卒中预后的重要项目,也是识别可能受益于一些干预措施(如神经保护剂或其他再灌注治疗)患者的一个重要方法。

血栓切除术后梗死体积与功能预后有关。然而,影像学检查的随诊时机和侧支循环的状况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此外,对于血栓切除术后持续性大血管闭塞患者,后续的灌注成像也为处于风险的剩余脑组织提供了信息。还有,对于大血管闭塞24小时后持续存在半暗带和有限的梗死范围的患者,这可能是后期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靶点。

在DEFUSE 3试验中,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组和单纯药物治疗(MM)组在随机分组后24小时影像学检查的梗死体积没有显著差异。然而,血栓切除术与更高的再灌注成功率相关(定义为随访影像时残留功能达峰时间[time-to-maximum,Tmax]>6s体积降低超过90%)。

我们假设梗死体积大小没有差异是由于低估了随访影像时持续存在的半暗带组织,因为这些组织随后会进展为梗死。可以根据持续存在的灌注Tam>6s病变体积大于24h 时 DWI 病灶体积来识别这些患者。DWI 病灶体积/Tmax>6s病变体积,这个比值有助于识别随访影像学上持续存在半暗带且能够从其他干预措施重获益的患者。

2021年3月来自美国的Amrou Sarraj等在 Stroke 上公布了他们对 DEFUSE3试验的分析结果。他们假设持续半暗带指数(PPI,Persistent Penumbra Index)可以识别尚未完全再灌注和未完成(completed)梗死的患者。此外,还评估了与持续性半暗带特征独立相关的临床和影像学变量。并且,评估了PPI与临床和安全性结局之间的关系,评估PPI指数是否比24h时随访影像学的梗死体积与临床结局更加相关。另外,还比较了PPI与其他被证实指标的预测价值,比如成功再灌注(mTICI >=2b)和随访影像学Tmax>6s的体积降低>90%。

该研究为对 DEFUSE3试验纳入患者的事后分析,随机后24h 未接受随访灌注影像学的患者被排除在该研究以外。PPI 定义为随机24h 后影像学上残存功能达峰时间(time to maximum,Tmax)>6s 灌注病变体积/DWI 病灶体积。PPI>1定义为随机24h 后存在半暗带,PPI<=1定义为随机24h 后不存在半暗带。主要结局为90天 mRS。

示例:基于24h时PPI定义的半暗带和非-半暗带特征

A、未再灌注(24小时Tmax=147ml,未提供片子)且在24小时存在半暗带特征患者的神经影像学图示。基线图像、随机后24小时和180小时影像。根据24h 和180h 时梗死体积计算,这例存在持续半暗带的患者延迟梗死体积增长了64ml:

微信图片_20210519173457.jpg


B、一名完全再灌注的患者(24h Tmax=0 ml,未提供片子),24h 时无半暗带。基线图像、随机后24小时和137小时影像。该患者没有出现延迟梗死生长:

微信图片_20210519173459.jpg


182例患者被随机[EVT:92,MM(内科治疗):90]。随机化24小时后,对144例(EVT:75,MM:69)患者的残余功能达峰时间和梗死体积进行评估。EVT和MM之间的梗死体积没有差异[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l:35.0(17.6~81.6)对41.0(25.4~106.2),P=0.185]。32例患者存在持续半暗带特征(PPI>1),其中29例(91%)接受MM。接受EVT的PPI为0(0~0.07),接受MM为0.77(0.23~1.79),P<0.001。

临床-影像学不匹配的患者(严重卒中和梗死体积较小)更可能有持续半暗带特征[PPI>1;校正后的OR,NIHSS每增加1分 1.20(1.11~1.30),校正后OR,梗死体积每减少10 ml 0.977(0.964~0.990),P<0.001]。对于无半暗带特征(PPI≤1)的患者,达到功能独立的几率更高[39%对 9%;调整后OR 9.9(95%CI,2.3~42.8),P=0.002],死亡率更低(趋势)[12%对34%,P=0.002;调整后OR 0.34(95%CI,0.11~1.03),P=0.057]和早期临床改善的比例更多(24小时NIHSS下降≥8分或0~1):29%对9%,P=0.034)(一直持续到出院和90天随访)。对于指定的体积,PPI≤1比PPI>1患者功能独立的可能性更高。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发病超过24h存在持续半暗带特征(存在可挽救组织)的患者,可以通过PPI和临床-影像不匹配来识别。这些患者的预后很差,可能受益于延迟时间窗的再灌注治疗。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是有必要的。

译者注:这个研究意义除了扩大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以外,也为提前抗栓治疗提供了一些侧面证据。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杨中华)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