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与成人相比,儿童妇科肿瘤患者非常不同,特别是7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其体重也与成人差异巨大,所以需要特殊的围手术期处理。
儿童妇科肿瘤患者的基本特点有三个:首先,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非常大;其次,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只要度过危重期,常可满意恢复;最后,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器质性病变与性格行为都会受到疾病的影响。
所以儿童的围手术期处理,比成人复杂、风险高并且需要医务人员投入更多的耐心。
心理管理
因为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和缺乏忍耐,所以更需要关注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做好关怀与安抚。
肠道管理
新生儿及婴幼儿因胃排空时间较快,禁食时间不必过长,除了确有必要禁食者外,婴儿仍可每4小时喂奶一次的习惯,术前4小时开始禁食。
灌肠应使用等渗温盐水,不适宜使用肥皂水或清水灌肠。
肠道管理
对新生儿及婴儿期的患儿,建议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输液治疗。
补充生理需要量,可根据体重、热卡消耗和体表面积计算。手术期间根据患儿体重按小时计算见下表。
小儿维持液体需要量
* (体重-10)部分,每kg增加量
**(体重-20)部分,每kg增加量
例如:
15 kg小儿每小时水需要量=40+[2×(15-10)]=50 ml/h
每日水需要量=1000+[50×(15-10)]=1250 ml/24h
正常条件下每代谢1 kcal热量需1 ml水。
10 kg以下婴儿对于热卡的生理需要量为100 cal/(kg·d),其中50%用于维持基础代谢,另50%用于生长发育。
10 kg以上婴儿生长发育减缓,热卡需要相应减少为50 cal/(kg·d),即1000 cal+50 cal/(kg·d)。20 kg以上幼儿生长进一步减缓,热卡需要减至25 cal/(kg·d),即1500 cal+25 cal/(kg·d)。
儿童出现以下情况时液体维持需要量增加:发热(体温每升高1℃,热卡消耗增加10%~12%)、多汗、呼吸急促、处于暖箱中或光照治疗中的儿童,失水量将明显增加,在计算需求量时应考虑增加补液量。必须参考计算结果并根据治疗的反应来制定补液方案。
补充不正常的失水,包括禁食、消化液丢失、手术创伤等导致的局部液体丢失或失血。
因术前禁食引起的缺失量:按禁饮时间计算需补充的缺失量,即生理需要量×禁饮时间。计算得缺失量,在手术第1个小时补充半量,余下液量在随后2小时内输完。
补充因手术而引起的液体丢失(如体腔开放、浆膜下液体积聚等):小手术2 ml/(kg·h)、中等手术4 ml/(kg·h)和大手术6 ml/(kg·h),腹腔大手术和大面积创伤时失液量可达15 ml/(kg·h)。
通常,小儿围术期使用无糖等渗平衡盐溶液是比较理想的,而较小的婴幼儿可以酌情使用含1%~2.5%葡萄糖的平衡盐溶液。
围术期输血
择期手术患儿要求血红蛋白>100 g/L(新生儿140 g/L),低于此标准时患儿手术危险性可能增加。
围手术期输血的原则是多次适量进行。输注4 ml/kg的浓缩红细胞可大约增高血红蛋白5 g/L。对低血容量或术中可能需大量输血者,应预先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要谨记婴儿及儿童的血容量与成人差别巨大,必须要比较精确的计算并结合实际情况。
术后止痛
可按照体重使用布洛芬、异丙嗪和曲马多等,如为肿瘤引起的疼痛,可使用芬太尼透皮贴。
举例说明一些在无禁忌证情况下的药物使用方法,供参考:布洛芬5~10 mg/kg,曲马多0.5~1 mg/kg(1岁以上使用)。使用镇痛药品时强烈建议请儿科医生会诊。
术后护理
婴幼儿的术后护理需要注意一些特别之处。因为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围手术期可能会不配合,所以婴幼儿可能需要固定四肢,大孩子可能需要固定双手,同时静脉输液管,引流管等也需要采取一些特别的防拔管处理。
小结
儿童的围手术期管理需要特殊的护理、心理辅导、麻醉、治疗等。
妇科肿瘤儿童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必须邀请儿科医生,尤其是小儿外科医生协助。
要谨记婴幼儿与成人在某些方面差异很大。
上期文章链接:胸腹腔积液的围手术期处理丨妇科肿瘤“逸仙”经验
上期文末练习答案:
1.错 2.错
本期练习:
1.10kg以下婴儿对于热卡的生理需要量中,其中()用于维持基础代谢,另()用于生长发育。
A.50%;50%
B.60%;40%
C.70%;30%
D.80%;20%
2. 儿童围手术期输血的原则是?
答案将于下期公布
作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刘畅浩
审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林仲秋 王丽娟
查看更多